第1页(共21页)八年级第二次课(平面镜)1.(2015?苏州模拟)一电子钟放置在甲、乙、丙三个平面镜前的位置及示数如图,那通过三个平面镜看到电子钟的示数分别是()A.甲12:01乙10:51丙10:51B.甲10:51乙10:51丙10:51C.甲12:01乙15:01丙12:01D.甲10:21乙12:01丙10:212.(2016?宜昌模拟)汽车夜间行驶时,一般车内不开灯,这是因为()A.要节约用电B.车内开灯形成漫反射,光线刺眼,影响司机开车C.车内开灯,司机前面的玻璃会反射车内物体的像,妨碍司机开车D.车内开灯,光射到车外后视镜上,反射到司机眼中,妨碍司机开车3.(2014秋?邗江区期末)如图两平面镜互成直角,入射光线AB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为CD,现在以两平面镜的交线为轴,将两平面镜同向旋转15°,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反射光线成了C′D′,则C′D′与CD关系为()A.相交成60°B.相交成30°C.不相交,同向平行D.不相交,反向平行4.(2015春?新洲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大小相同B.若某同学只能看清最上面两排,则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视力C.检查时,该同学眼睛到镜中“视力表”的距离是5.8mD.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5.物体MN放在平面镜前,把一块有大孔不透光的屏D放在平面镜和物体之间(孔的长度是物体MN的一半),如图所示,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第2页(共21页)A.平面镜里不存在物体MN的像B.平面镜里只有物体MN的一半的像C.平面镜里仍能形成物体MN完整的像,在屏口的右边能看到完整的象D.平面镜里仍能形成物体MN完整的像,在屏口的右边无法看到完整的象6.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A.可能交于一点B.一定交于一点C.延长线交于一点D.可能平行7.(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8.(2018?江都区校级三模)艾梅同学将一只点燃的蜡烛靠近妈妈的梳妆镜,她发现镜子中出现了两个该蜡烛的虚像(两像大部分重叠但稍有错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烛光经玻璃前表面形成一个虚像,经后表面又形成了一个实像B.实验中应选择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C.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原因之一是梳妆镜不透光D.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前面蜡烛是点燃的第3页(共21页)9.(2018?句容市校级二模)如图是张瑞同学(AB表示)站在平面镜前,CD是她在平面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平面镜没到地面,所以她看不到自己的脚B.如果是晚上照镜子,要想看清自己的像,一定要用手电筒对准镜子照C.如果在平面镜和像之间放一不透明的木板,她就看不到自己的像D.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10.(2017秋?安达市期末)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米远。若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米时,则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米B.2米C.3米D.4米11.(2015?温岭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人的眼睛发出的D.平面镜反射的12.(2016秋?苏州期末)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13.(2017秋?武昌区期末)如图乙所示,是小枫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LED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第4页(共21页)A.B.C.D.14.(2017?潍坊模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像的大小不改变D.若铅笔任意旋转一个角度,铅笔与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