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知识方面理解: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党的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运用: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能力方面分析能力:通过运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原理,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二)过程和方法本堂课将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通过时事热点引入课堂并以实例形式突出我国的国情,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邓小平理论科学性的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主要是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提高学生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来想问题办事情的自觉性。二、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二)教学难点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三、知识结构(一)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二)了解国情、立足国情1、我国现阶段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重要意义(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2)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科学制定和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三)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的国情上1、青年学生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我们的现实。2、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的意义(1)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2)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四、疑难阐释1、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要清楚党的基本路线是主观的东西,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客观的实际。主观符合客观要求我们在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时候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要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国情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党的基本路线又在指导着我们改造我国的基本国情。只有符合我国用心爱心专心基本国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够指引我们不断地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的胜利,才能不断地改变我国的基本国情。2、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广大青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怎样想问题、办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培养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首先要了解我们的过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只有了解了过去,才能够在过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这样他们才能够明白历史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要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实际来想问题、办事情。但青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还需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认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样才能够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总体来说,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关键在于两点:一方面学习历史,通过书本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了解中国的国情。五、教法建议1、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意义”,教师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讲述我国国情的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参照学生找出来的材料,让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如果违背这些基本国情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2、对于“青年学生了解国情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家和社会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当代青年不了解国情的后果。六、学法指导学习本框内容时,如同学习上一框题一样,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在了解什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两个方面去理解、认识和把握国情的重要意义,以及青年学生把握基本国情的两个根本途径。七、经典案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