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分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能力目标:能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感受知识的推导过程.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用好数学.教学重点理解分式概念,掌握分式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分式的化简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面对日益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4个月完成任务.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多少公顷?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如果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____________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____________个月.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____.分析:根据题意,这是一个等量关系的问题“实际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4=原计划固沙造林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是:“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30=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它涉及到了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若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则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需个月,根据题意,得+4=.若设原计划x个月完成一期工程,实际上完成一期工程用了(x-4)个月,那么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的公顷数为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公顷,根据题意,得.观察,,,这样的代数式同整式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它是以分数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是不同于整式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分式.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1)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__________度.(2)一箱苹果售价a元,箱子与苹果的总质量为mkg,箱子的质量为nkg,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多少元?(3)有两块棉田,有一块x公顷,收棉花m千克,第二块y公顷,收棉花n千克,这两块棉田平均每公顷的棉产量是多少?答案:(1);(2)元;(3)千克;上面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上面的几个代数式的共同特征:(1)它们都是由分子、分母与分数线构成;(2)分母中都含有字母.它们与整式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们的分母中都含有字母,而整式的分母中不含有字母.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其中A称为分式的分子,B称为分式的分母.分式中,字母的取值就受到制约,即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否则,分式就会无意义.例1.(1)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5x-7,3x2-1,,,-5,,,.解:5x-7,3x2-1,,-5,是整式;,,是分式.例2.①当a=1,2时,分别求分式的值.②当a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③当a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零?解:①当a=1时,==1;当a=2时,==.②当分母的值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以外,分式都有意义.由分母2a=0,得a=0.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有意义.③分式的值为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分式有意义,其次,它的值为零.因此a的取值有两个要求:例3.x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①;②解:①由分子x-1=0,得x=1而当x=1时,分母x+1=1+1=2≠0.所以当x=1时,分式的值是0.②由分子(x-2)(x-3)=0,得x=2或3.而当x=2时,分母x2-9≠0;当x=3时,分母x2-9=0.所以,当x=2时,分式的值为0.所以,当a=-1时,分母不为零,分子为零,分式为零.3.变式训练,巩固提高(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①②③答案:①由分母x-1=0,得x=1.所以,当x取除1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都有意义.②由分母x2-9=0,得x=±3.所以,当x取除3和-3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都有意义.③由分母x2+1可知,x取任何实数时,x2是一个非负数,所以x2+1不管x取何实数时,x2+1都不会为零.即x取任何实数,都有意义.(2)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kg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答案:根据题意,调制1kg这种混合饮料需kg甲种饮料.(3)当x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①②③答案:①由分母x-1=0,得x=1.所以当x≠1时,分式有意义.②由分母|a|-1=0,得a=±1.所以当a≠±1时,分式有意义.③对任何实数x2+1≠0.所以x为任何实数时,分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