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动物的行为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2.举例说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高尚情操。2.通过对动物现象与行为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解析,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3.通过对动物后天“学习”行为的启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2.理解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教学难点:1.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2.动物后天性行为的意义。〖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整理宠物观察日记。2.记录动物行为的精彩瞬间或片断。收集其他相关的资料。教师准备1.提前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2.准备教学所需课件。〖计划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及分析】一.导入新课:播放动物行为的课件资料同时提出问题,使学生既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又带着兴奋和思考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之中。二.新课:§17.2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一)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活动一:小组展示观察日记,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并给以评价。活动二:将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老师的课件上资料以抢答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活动后讨论归纳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二)动物行为和生理基础活动三:播放鲸和海豚的表演,提醒大家注意驯兽员奖励动物的喂食动作。想想小狗做算术与小学生做算术的不同所在。活动四:教师通过资料分析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通过展示淡水三刺鱼在交配季节的变化特点,引出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应,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展示黑猩猩取食蚂蚁等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调控完成。动物越高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三.课堂小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比较表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形成时间生来就具有的本能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后天形成的获得方式由身体里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特点是一种固定的行为,不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适应范围对刺激作出及时反应,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动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使其食物和安全更有保障。四.评价升华:1.完成教材P67自我评价内容。2.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完成:人的学习是什么行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3.学会自评:(1)各活动中自己知道的多少与正确率。(2)讨论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并与其他同学团结协作。(3)能否收集有关的资料。(4)本节课自己收获了些什么?五.课处延伸:教科书中P67课处探究。建议:观察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结束后,训练人员会给予它们什么奖励。第17章第2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同步练习1、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什么的控制和调节。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神经系统D、循环系统2、动物的“学习”能力主要与动物的什么结构有关:A、小脑B、内分泌系统C、大脑皮层D、激素3、在繁殖季节,雄性三刺鱼的眼一旦受到红色刺激,通过什么作出攻击的决定: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运动系统D、激素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科学家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但如果排除雄性激素的影响后,这些雄鼠不再冲突而会和平相处。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再植入它们的皮肤中,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它们之间立即发生攻击、殴斗行为。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认为:(1)、上述雄鼠的冲突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2)、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什么物质有关?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什么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哪个系统调控?5、下面是廷伯根设计的著名实验,把下列模型放入处于繁殖期的三刺鱼生活的水中,请回答:⑴图A表示同雄三刺鱼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模型(腹部不是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