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怎样写好话题作文(一)话题作文的特点:所谓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从高考命题的原则来说,充当话题的信息必须是应试者所熟知的,并保证写作者对该话题有话可说。(二)写作话题作文应注意的一些问题:1.准确审题。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审题障碍少,难度低,考生不致离题。但也由于话题范围大,于是有的考生掉以轻心,忽略了审题这一关,写出离题之作。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即认真分析题目的意义和要求,从而决定文章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及写作方法等等。要准确地把握话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立意即确立写作意向,是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是展示自己的情感意向。“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作文立意的四字诀为: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从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来看,已然在开放的基础上适当地对主题进行了一定的限制,要求考生就“感情”与“理智”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于是,有人说,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也有人说,作文者就像“笼中鸟”,世间万物皆可入文,但绝跳不出鸟笼。因此,不能忽视审题立意的训练,不能忽视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的训练。明确中心,是写好任何文章的前提。话题作文所确立的中心,必须是话题范围之内的内容。如果所确立的中心不能被话题所包含,那么这篇文章就跑题了。中心明确了,就必须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任何命题方式的作文都需要我们精心选择材料、精心组织材料。2.中心明确。话题作文虽然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但文章却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准确、明确、正确的主题的基础上去发挥。也许一个话题有很多角度值得去发挥,但在写作时,我们应选择最切合题意的、最有感悟的、最适宜自己特长的角度去写。有时一篇文章观点多了,不但不能展现逻辑的严谨性,反而会使主题不够明确。3.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学生选择最擅长的手段去写作,但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因而当我们选定了一种文体后,就应按照该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切不可将作文写成“四不象”。4.联想、想象。从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都是倾向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的。为此,要启动开放思维: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多想,沿着话题的顺向逆向侧向作发散思考;围绕话题作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果(会怎么样)、法(怎样才能)的揣摩;对于话题进行情理的联想。尽可能把应想到的角度都想到,以期寻求更多更新的角度,多中选稳,稳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例如,如果话题是“风”,我们自然会通过相关联想想到自然界的各种风,也可通过相似联想想到社会风气,也可通过想象化身为风,写出你的见闻、你的思考。近几年,无论是在高考中,还是在中考中,都出现过一些跑题作文。可见不能忽视审题立意的训练,不能忽视围绕主题选择材料的训练。用心爱心专心[精选文章]呼唤理智对于一个富有感情的人,与毫无知觉的机器相比来说,判断是非为感情所遮障,是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的。但为了追求一种思想的成熟,我们需要理智。眼前迷雾索绕,烟雾氤氲,有时还出现怡人的景观,感情告诉你,前方一定是一片美景,而理智却告诉你那可能是万丈深渊。很清楚地选择,却常有人落入深渊,一边下落,一边呼喊着理智的名字;选择了感情,往往让人后悔,选择了理智,即使有莫大的艰难,事后也会无怨无悔。正因为感情呈现在人眼前的,是美仑美奂的画面,是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亲密无间的家人,是面如西施的恋人,是形影不离的友人,是关云长的诚信,是项羽的大气,是宝黛之间的默契……这才会造就无数大大小小的悲剧。我们常说让理智战胜情感,这是何等的艰难。包拯面对将他抚养长大如亲娘的嫂娘,任凭她苦苦哀求依然铁面无私,挥手压铡。但谁又不怀疑他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然作为朝廷命官,是容不得意气用事的。还有孔明挥泪斩马谡,这些都是何等哀伤之事啊。尽管感情给我们的是何等美妙的感受。而理智带给我们的仍是无尽的痛苦。但我们仍旧需要理智,守候理智。因为无数伟业都是在理智中产生的。爱因斯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