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探索生命的器具》教案2【学习目标】1.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重点难点】重点:尝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难点:防止玻片内出现气泡。【预习指导】1.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包括哪些实验步骤?2.如何区分临时玻片标本的气泡和细胞?当视野中出现污点,如何判断污点位置?【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新课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教学内容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让学生完成显微镜的装配。[播放]:FLASH“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归纳]:(1)净——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自来水;(3)取——用镊子夹取叶的下表皮;(4)浸——把材料浸入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展——展平材料;每二人一组进行显微镜的组装,在活动中复习回顾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仔细观看操作步骤。根据实验步骤进行练习。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活动教师活动(6)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7)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巡视实验情况,对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并解决学生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取材厚而不透明,光线无法透过,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漆黑,无法看清,因此取材要薄而透明;(2)盖盖玻片时易产生气泡,要会区分气泡和细胞。(3)视野中出现污点,会判断污点位置。[注意]实验完整理实验台。【教学后记】当堂检测1.完成教科书P26自我评价3(请学生讲解)2.完成补充习题P14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