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报销操作实训》教学设计【授课班级】会计7班(职高一年级)【学生人数】共18人分3个学习小组【授课时数】2课时(90分钟)【教学设计依据】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四版)第四章会计凭证第二节原始凭证、《基础会计习题集》。【教材分析】教材根据会计的工作流程及工作岗位设置内容,贴近中职生的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节课程是会计工作流程的起始环节,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知识的掌握与否,对以后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教学对象分析】(一)、专业基础:没有相关知识储备,底子薄、基础差。(二)、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好的学习习惯,尤其对纯理论课感到乏味,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三)、情感态度:职业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处在青春初期,他们活泼好动、充满朝气,喜欢动手,对技能实训课颇感兴趣,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十分向往,愿意模拟岗位体验工作。【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企业报销差旅费的业务流程;体现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岗位设置原则。(二)、能力目标利用所掌握的原始凭证填制知识,模拟实践报销差旅费的过程,形成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掌握差旅费报销单单据填制方法及报销差旅费的业务流程演示(二)、教学难点根据差旅费报销流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形成实践工作能力(三)、教学关键点各操作步骤之间的环环相扣。【教学方法】(一)、教法手段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主要运用了任务驱动、演示、情景模拟等教学模式贯穿教学过程,多种教法的交叉运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合作交流探索发展的平台,促使学生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三)、学法掌握教学中包含着学法,学法里体现着教学,新课改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力求做到让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引领学生如何学的过程。1、通过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取新知。2、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解决任务。3、通过做练结合的学习方式——提升能力。有效学习方法的应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学生分小组学习差旅费报销单单据填制及报销的知识要领。2、准备常用的一些原始凭证。(二)、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岗位挂牌、差旅费报销单、粘贴单、出差费用原始单据、胶水、记账凭证,练功钞等充分的准备是一节好课的开始,引导学生正确的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识(2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每6人一组),分三个学习小组。【回顾上次课所讲内容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单据:提问:1、所展示的原始凭证的名称2、原始凭证的种类3、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的提问,派代表回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上次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本次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视频播放--引入新课(3分钟)【在讲新课以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预借差旅费”,通过视频,希望同学们能从直观上先大致了解一下在实际操作中预借差旅费的业务流程。】看完视频,我们大概了解了预借差旅费的业务流程,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讨论问题:“出差回来如何报销差旅费?又要履行哪些手续呢?”学生观看小组讨论视频导入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布置』【课件展示、教师讲解并示范】讲授新课(40分钟)员工出差回来到财务部报销差旅费:1、业务的三种情况(1)、(借=报)如果李燕可以报销的各种票据以及应享受的出差补贴合计数正好是所借款项1200元。借:管理费用——差旅费1200贷:其他应收款——李燕1200(2)、(借<报)如果李燕可以报销的各种票据以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