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教学目的1、课标要求了解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世界形势做出的科学分析和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识记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2、知识与能力:知道不结盟政策是中国新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3、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及其它材料概括新时期外交政策内容及其重大成就,让学生学习从材料中提炼历史有效信息的基本方法,培养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重大外交时事,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意识。4、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外交政策不管怎样变化其最大目的是维护本国的利益;同时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积极努力,以及树立学生和平与发展的理念。重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的表现及成果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教学环节说明备注教学内容复习专题概述:本专题的两个历史阶段的外交特征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新课预习阅读教材第94-97页,完成练习册的基础知识梳理。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学习思考的相关内容。依据练习册归纳知识框架结构。新课导入通过上两节课学生,同学们对新中国以及70年代的外交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进入80年代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又有何调整,又迎来了怎样的成就呢?以此激疑,引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课程讲授(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1、先对改革开放之后的国际大背景做一个交代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西欧日本经济发展迅速,中国日益兴起并与许多多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扩大了在世界上的影响,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军备竞赛产生制约,双方谁都无制胜把握,都不敢轻言战事。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格局是空前的,伴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浪潮,包含生产、金融和技术三个方面的全球化,世界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模式。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向学生提问,改革开放之后的国际背景是怎样的?2、根据这样的国际形势,阐述邓小平的看法,放一则材料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的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解读材料,结合上一则材料,引出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以及调整的内容。(本部分5分钟)(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以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的图引出第二小节,并对图片内容进行讲解。2、根据江泽民提到的《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给出材料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问题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联合国宪章》并提问学生,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3、展示中国参与联合国事务的图片以及表格,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4、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怎样的建设性作用。(本部分15分钟)(三)推进新兴区域合作1、图文并茂并运用材料对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性质、特点及意义进行介绍,让学生认识中国在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上所做的努力。(本部分15分钟)四、教学内容延伸1、外交活动的特点和成就以及意义。2、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之路是怎样走来的,并让同学思考影响一2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3、小组讨论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还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外交成就。(本部分5分钟)五、小结1、依据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以及中国参与外交事务对国际的建设性作用,向学生阐述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所做的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