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_第1页
1/4
高中语文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_第2页
2/4
高中语文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_第3页
3/4
《装在套子里的人》(授课人: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装在套子里的人》拟3课时第3课时三维目标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重点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难点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11."埋葬别里科夫"本是"大快人心的事",可我们却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别里科夫之死大快人心,表明人们对他的厌恶、憎恨,表明人们对完全自由的无比向往。但像他这样的爱打小报告的沙皇政府的鹰犬还大有人在,所以,"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人们惧怕的不是别里科夫本人,而是别里科夫深受其毒害而又为之效忠尽力的沙皇专制统治。虽然,别里科夫一笑即死的脆弱,预示着专制统治的一触即溃,但只要反动政府没有被推翻,它就会作垂死挣扎,甚至于变本加厉地镇压革命,残酷地杀害有进步思想的民众。小说的结尾,使人触目惊心,发人深思,启迪人们起来和反动势力做斗争。12.别里科夫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的那些套子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顽固、保守,不仅仅是别里科夫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也可能成为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反对新事物、反对进步的套子。人是很容易满足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小小成绩、满足于眼下比较舒适的生活,于是不再努力奋斗、不再积极进取,"满足"便成了一种套子。不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还无情地嘲笑、甚至阻止其他人的进步,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其实,在现世,"骄傲"是一种套子,"虚荣"也是一种套子,"嫉妒"是套子,"自私"也是套子。我们只有根除自身的陋习、驱除心中的邪念,才可能摆脱"套子"的束缚,大步向前。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13.讨论课文中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作用。结合课文中的实例来讨论讽刺手法的运用。讽刺是用漫画或嘲讽的语言描绘刻画对象,以达到否定和贬斥的效果。课文中的讽刺有以下一些特色:①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如大热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暖和的棉大衣,从楼上摔下却安然无恙。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②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③含蓄的对比,如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这些描绘和刻画真是入木三分,暴露和批判了别里科夫腐朽丑恶的灵魂。同学们读这类文章,笑过以后要将目光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认真进行思考,才会有所悟,有所得。14、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小说全文,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另阅读《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比较其讽刺手法,摘录小说当中最具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附板书设计别里科夫结婚不是为了爱情"套子"的象征意义、现实意义教学后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3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5-新人教版高二必修5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