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技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重点)②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难点)2.能力目标①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②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体验制作酸奶的过程,培养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②体会发酵食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发酵技术》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质疑—析疑—释疑”,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实验探究、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手段降低知识难度,并把生物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设计了课外探究和课外调查,注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学法指导:活动扮演、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小组竞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酸奶、面包、葡萄酒等实物。2、准备PPT课件和白酒的酿造过程视频学生准备1、课前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的调味品2、按照课本80页的酸奶制作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3分钟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有哪些?学生复习、交流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学生互相评价或补充。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实物展示】拿些课前准备好的酸奶和面包、葡萄酒等走上讲台。大家一定喝过酸奶、吃过面包,味道不错吧。你知道酸学生观看实物通过学生常吃的食物如何制作,唤奶和面包制作利用了什么生物技术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节《发酵技术》。课件展示本节课的目标回答:发酵技术明确本节课的目标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目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明确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提高课堂效率。引导探究释疑解惑15分钟一、乳酸发酵【品尝大会】你想不想品尝一杯我们同学自己制作的酸奶呢?其实课前几天老师已经布置每一个小组的同学按照书中的操作步骤自制一份酸奶,老师和你们一样制作了一份酸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吧。(品尝学生自制的酸奶时,要提示学生品尝前一定要仔细观察酸奶的色泽和形态,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品尝)。下面我们请“最美味”小组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酸奶的制作过程。以下是学生试用报告单:每小组一名学生对自制酸奶进行展示,确认质量合格后请其他组同学品尝。品尝不同口味的酸奶。并对每小组的酸奶进行评比,选出制作最美味的小组。实物投影“最美味”小组的实验报告单。其中一位同学介绍制作酸奶的方法学生品尝到自己制作的酸奶,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很自然进入学习的状态。学生品尝酸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提出问题:如用鲜奶制作酸奶是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条件?作出假设:制作酸奶需要无菌环境吗?(提出的问题要有可操作性)制定计划:材料用具鲜牛奶、蔗糖、酸奶、烧杯、酒精灯、玻璃瓶等。实验步骤1、将新鲜牛奶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玻璃瓶洗净并加热煮沸5分钟。3、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测定PH。4、将烧杯中的奶分装到两个玻璃瓶中,一个玻璃瓶封口,另一个不封口。5、将两个玻璃瓶放置于30℃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pH。实施计划小组成员,根据所作假设和制定的计划,选取相应的材料用具,积极完成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得出结论:制作酸奶需要无菌环境。【合作探究一】-----我的快乐体验你在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有哪些疑问?有哪些困惑?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瓶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2、为什么要向鲜奶中加入适量的蔗糖?3、为什么要将牛奶煮开?各小组提出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各小组讨论交流,以竞赛的形式回答以上问题,看那一组表现最好(解决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