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打开通向探索人体奥秘的大门,培养他们收集分析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社会、自然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2.能运用所学知识影响周围人们的旧观念,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一定的作用。●教学重点1.能够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2.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式、举例法。●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棋子(数量按班小组数而定),及棋子盒不透明(每组两个),有关人的性别遗传的投影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基因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首先咱们一起复习有关的重点内容。请看投影片。投影片:1.请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2.请说出控制豌豆颜色红色与白色这一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3.试着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教师:请大家回想并踊跃回答。参考答案: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分;基因有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分;显性基因控制着显性性状;成对的隐性基因控制着隐性性状。2.亲本与母本体内的控制红色或白色的基因各一对;比如为AA与aa。则其通过分离、形成受精卵时,又重新组成,其表现性状全为红色,其基因型为Aa型。3.人类的遗传病多种多样,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性的基因,其后裔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裔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将会对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注:对几位同学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客观性地评价,针对某些重点性知识点未完整的给予补充,语言组织需要强调的应强调。)教师:在我们周围生活中,可能会见到类似的事。只要听说谁家添了小宝宝,人们不禁要问是男孩还是女孩?可见新生儿的性别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过去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不少人为生男孩,到处烧香拜佛、求医问药;有的妇女因为生了女孩而备受责难。那么,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与遗传有关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来看我们今天的新内容——人的性别遗传。请大家先将书上37页的教材阅读一遍。思考下面的“观察与思考题”。(注:教师打开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的投影片,同时板书。)投影片:清晰的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板书: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发现史2.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异。(注:学生阅读完毕,给予一定的讨论时间。)教师:对于生男生女问题的研究,人们最先将注意力集中到成对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的观察上。咱们先请一位同学简单叙述一下性染色体的发现史,大家在听的同时,注意观察投影片上成对男女染色体排序图。学生: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郎在男性体细胞中发现了一对染色体的形态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并把它称为性染色体。在1905年,美国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进一步给它们命名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同一对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教师:请大家继续回答思考题。学生1:每幅图最后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注:教师示意其他同学回答以下问题。)学生2:前一幅是男性的,后一幅是女性的。教师:请说出你的依据。学生2:因为男性性染色体与其他成对染色体不相同,它一大一小;而女性性染色体大小相同。学生3:男性那一对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是X染色体,较小的一条是Y染色体。学生4:我认为较小的一条是X染色体,另一条是Y染色体。教师:我想这两位同学的看法可能代表班里一部分同学的看法,那么,哪一种看法才是正确的呢?再请一位同学给出正确的结论。学生1:由于男女性染色体中都有X染色体,从图上比较知道,较大的性染色体在形态和大小上相似,应该是所说的X染色体,另一条较小的染色体是Y染色体。学生2:由于精子与卵细胞中都各含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