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一、教材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植物具有六个营养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知道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且前两节又学习了种子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一节的学习顺理成章并且承前启后。在新课标中,主要突出了人与生物圈,在掌握作为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两类生物之一的绿色植物的有关知识时,应更侧重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内容为掌握后面涉及这些关系的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和第六单元《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作了铺垫。《开花和结果》对本章来说是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因为有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并且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但是本节课文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并且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充分理解生物结构和功能是如何相适应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同时引导学生观赏花,可以进行审美教育和爱护植物的情感教育。三、设计思路:1、明确主线: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2、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花和果实作为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3、阐明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2、通过对花与果实和种子结构的对比,推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花、果实和种子对被子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五、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及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教学难点: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六、教法与学法1.教法的选择主要采用问题引导探究的方法,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指导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分析、思考、讨论,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2.学法的选择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思考、阅读、类推、迁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播放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花。引导学生对花感兴趣,知道开花后就会结果。先欣赏照片和开花结果的过程,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开花和结果”的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花怎样变成果优美的旋律,美丽的画面,不仅给予学生美的熏陶,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让他们意识到鲜花虽美,但是不能独享,应该要爱护。实?”花的结构花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它们却有着相同的基本结构,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花的结构。指导学生结合课本与大屏幕上的图片,按照由下至上、由外至内的顺序认识花的基本结构。根据各部分结构的特点、着生方式,试着分析花柄、花托、萼片、花瓣的功能。分析花各部分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及原因。在学生分析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纠错,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认真观察花的外形,指出花的结构组成。从外形上看,由下至上、由外至内,依次为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雌蕊。1、花柄的作用:连接茎和花。2、花托的作用:花的各部分着生在花托之上。3、萼片的作用:花未开放之前起到保护作用。4、花瓣的作用:保护花蕊,有的可招引昆虫,利于传粉。一朵花中最重要的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