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VIP免费

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_第3页
3/3
再别康桥课程标准描述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考试大纲描述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材内容分析《再别康桥》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现代新诗,这也是高中语文5册必修课本中唯一的一个现代新诗单元,对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初步了解现代新诗,为今后学习选修教材《现当代诗歌散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分析本单元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项内容,教材用优美的诗篇开启学生的崭新的高中生活,这应该是一个很美好的开始。对于刚跨入新学段的学生来说,内心充满了许多的期待,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教师应该努力打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极大地调动起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十几首现代新诗,对新诗有初步的了解,但高中更注重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作品2、通过诗歌的意象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3、感悟诗歌的美,并熟读成诵重点反复诵读,分析感悟诗歌的美难点分析感悟诗歌的美,背诵诗歌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师复备导介绍徐志摩的人生经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思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概括作者的情感。2、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3、《再别康桥》一诗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议小组合作交流。展每个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质疑、纠错、补充。评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概括作者的情感。答:作者通过对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星辉、夏虫的描绘,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如何解读“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几行诗?答: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一诗的高潮所在。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诗人在此思路急转,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只身离去。别离的笙箫响起来了,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做“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效果。3、《再别康桥》一诗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检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