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教案(2010/11/15)教学目的: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它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风范、价格魅力。3、了解孔子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重点、难点: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2、对孔子在道德、学问境界的概括、评价。教学设想:一、朗读课文,布置预习课文:1、对课文进行分类: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1-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9-13,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4-8)。2、学生找出每则重要的字词和难翻的句子,小组讨论。3、初步领悟每则所包含的道理?二、导入新课:1、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中国第一个教育家,今天,我们通过学《论语》来了解孔子与学生的关系,看看这位“大至圣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又是怎样评价老师的呢?2、老师提问:为什么说孔子是我国第一伟大的教育家?学生讨论回答,明确:(1)他周游列国十四年之后,潜心编撰了《诗》《书》《礼》《易》《春秋》六部著作,史称为“六艺”或“六经”,这“六经”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2)他开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使我国的教育从官府垄断进入民间。(3)创立不少的教育理论(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有教无类)4)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士。3、学习课文1-9则,疏通文意。(1)、学生讨论(小组活动)。(2)、小组交流(分三组进行),交流每则的关键词。(3)、小组质疑,教师答疑问。教师明确:(1)重要实词虚词问题。第一则:毁:诽谤贤:德才逾:超过得:能虽:即使自绝:自行断绝跟对方的关系多:只(是)其:肯定语气词(第一个)他第二则:为恭:是谦恭贤于:比(你)贤以为知:表现出(“知”通“智”)及:企及(比得上)阶:踩梯子邦家:被封为诸候,或得到封邑成为卿大夫所谓:那就像我们所说的立:让……立于礼道:通“导”斯:就绥:抚慰来:归顺动:发动和:团结协力其:他之:主谓之间,代词百姓第三则:实词积累:弥高:越发高远坚:坚实瞻之:往前看索(道)博:让……博文:文献典籍罢:停止由:办法也已:了虚词积累:之:道,他焉:“然”的助词以:用虽:即使难句翻译:1、无以为世:无以(无用)为:为此,译这样做没有什么用不易作解:不解释2、如之何其可及也:(如之:像这样或不译,何:怎么,其:语气副词无实义)译怎么可以比得上他。3、如有所立卓尔:老师的学识道德,好像一座卓然而立的东西,卓:卓然,尔:语气助词。第四则:抑:不过为:追求厌:满足弥:如此已矣:罢了唯:表示确定语气之:圣和仁学:学到的也:表判断第五则:当:遇到于:对让:谦让第六则:二三子:诸位以……为:认为乎尔:对你们行:事情与:跟是:这者……也:表判断第七则:之:到弦歌:弹琴、唱歌(名活动)而:表修饰焉:哪里(怎么)偃:子游也:句中语气词,不译诸:于此君子:地位高的人小人:地位低的人使:使唤戏之:跟他玩笑用心爱心专心1第八则:南子:卫灵公的夫子(淫乱、放荡之人)说通“悦”矢:通“誓“所……者:“假如……的话“否:不对厌:让……厌弃第九则:箪:竹筐,瓢,勺堪:忍受忧:愁苦乐:快乐(个人认为“喜好”)难译的句子:(课堂训练)1、人虽欲自绝,其伤于日月乎?译:人即想断绝跟太阳、月亮的关系,对日月又有什么妨害呢?2、夫子之不可及也,就如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译: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3、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译:如果夫子被封为诸候,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就像我们所说的,让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译: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5、当仁,不让于师。译: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6、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译: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布置作业:1、翻译课文第三节。2、归纳1-9则的重要实词虚词用法和句式。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疏通10-1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