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主讲人系级班姓名技能训练导入技能教学目标内隐: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及有关知识。外显:学生能以旧拓新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时间分配教学行为(讲解、提问的内容)应用的教学技能要素学生行为(预想的问题)教学媒体板书内容2分钟3分钟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回顾一下上一单元所学的内容。上一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均为先秦历史散文。这一单元我们将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其特点是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纷呈。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上节课我让同学们课后收集整理〈〈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我现在请两位同学来向全班展示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回答的都非常好!孔子他高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的旗帜,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孔子和其中四名弟子谈志的一篇文章——引入板书提问板书肯定探查板书学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儒家典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研究孔子其人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共20篇。学生2、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先秦诸子散文譬喻排比、夸张〈〈论语〉〉和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内江师范学院微格教学教案专心爱心用心1年月日授课对象高一科目语文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主讲人系级班姓名技能训练讲解技能教学目标理解掌握常用文言词语“以”“与”的意义和用法。时间分配教学行为(讲解、提问的内容)应用的教学技能要素学生行为(预想的问题)教学媒体板书内容1:30分钟2分钟1:30分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与”字在课文中不同读音,在吾与点也中读(三声),赞成、赞同的意思。在唯求则非邦也与中读(四声),作句语气词。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尝试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来尝试翻译课文第一自然段。翻译的非常好!现在我对这段中的特殊词语重点讲解一下。“以吾一日长乎尔”中“以”作介词(因为)。“毋吾以也”中以作动词(认为)。“则何以哉”中以的意思是“用、做”。现在我们就结束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请同学们再读这一段,尽可能背诵这一段。板书探查肯定板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陪着孔子坐着。孔子说道:“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以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日里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唯求则非邦也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毋吾以也(动词、认为)则何以哉(用、做)内江师范学院微格教学教案年月日专心爱心用心2授课对象高一科目语文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主讲人系级班姓名技能训练提问技能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复述四弟子的志向,从中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时间分配教学行为(讲解、提问的内容)应用的教学技能要素学生行为(预想的问题)教学媒体板书内容3分钟2分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处理课后练习一的第一小题。首先请四位同学来说说这四个人的志向各是什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从他们的言谈、动作和神态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这同学们分析得很正确。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我们下节课在讨论。引入一般性提问板书肯定理解性提问板书肯定学生1:子路“千乘之国……且知方也”;学生2:冉有“方六七十……以俟君子”;学生3: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学生4:曾皙“莫春者……咏而归”。学生5:子路:率直、粗犷冉有:谨慎。公西华:谦虚。曾皙:闲逸、潇洒子路:“千乘之国”;冉有:可使足民;公西华“愿为小相”;曾皙“风乎舞雩,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