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乙酸【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理解羧基的结构特征(2)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3)了解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跟醇发生酯化反应)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重点难点】乙酸的化学性质【学习过程】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熔沸点低,当温度低于16.6°C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二、乙酸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重要的原子团的名称为,其结构简式为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写出乙酸的电离方程式请根据已有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品设计几个小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试剂化学反应方程式遇石蕊试液现象:与活泼金属反应(如Na)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CaO)与碱反应(如NaOH)与某些盐(如Na2CO3)【结论】(1)上述反应乙酸断裂键(2)酸性比较:乙酸碳酸(3)水、乙醇、碳酸、羧酸中羟基氢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迁移应用】用醋可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Mg(OH)2〕,写出化学方程式:、2、酯化反应写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乙酸断裂键,乙醇断裂键酯化反应的定义酯化反应的通式为讨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各2ml和乙醇3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3)试管a中液体体积不超过(4)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①②(5)浓硫酸的作用是(6)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7)所得产物中含有的杂质有(8)试管b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9)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或乙醇如何除去?(10)导管为何不插入试管b的液面下?___(11)导管的作用是_(12)乙醇过量的原因是_(13)在酯化反应中可采取哪些措施使平衡向酯化反应的方向移动?①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增加醇或羧酸的用量,具体应视反应物易得到,成本较低而定,如制乙酸乙酯增加乙醇浓度②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加热,及时蒸出生成的酯;使用浓硫酸吸水第二课时乙酸练习题1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能与碳酸盐反应D.乙酸中的四个氢原子均可电离成氢离子2.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①石蕊②乙醇③金属铝④氧化镁⑤碳酸钙⑥氢氧化铜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3.下列四种物质的分子中,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醋酸②乙醇③水④碳酸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④①D.②①④③4.某同学拟用厨房用品进行如下化学实验,你认为他能实现的是()A.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B.用白酒和食醋制取少量乙酸乙酯C.利用化学法除去菜刀上的铁锈及水壶中的水垢D.检验西红柿中含有维生素C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等体积混合,在室温下剧烈振荡,静置后能够形成均匀溶液的是()A.乙酸乙酯、水B.苯、水C.甲醇、水D.四氯化碳、碘水6.在酯化反应的实验中制得的乙酸乙酯中混有少量的CH3COOH,应选用何种试剂洗涤除去()A.乙醇B.饱和Na2CO3溶液C.水D.NaOH溶液7.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氨水C.碳酸钠溶液D.氢氧化铜8.CH3COOH分别跟H—18O—C2H5和H—16O—C2H5起酯化反应后,两者生成H2O的质量()A.前者大B.前者小C.相等D.不能确定9.当与CH3CH218OH反应时,可能生成的物质是C.H218OD.H2O10.右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入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