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三二轮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二课,主要讲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本课内容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对学生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设计为满足高三文科学生二轮复习的需要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适当地拓展。二、学情分析我校高三文科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之后,对相关的历史史实已经有所了解,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好。本轮复习需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与拓展。同时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考试说明和学生的情况,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通过对秦始皇制度选择经历的探讨,展示基于史实和所学知识对特定问题进行论证和探讨的能力。2,在经历小组合作探讨的过程中,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3,在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的过程中,理解中国古人的探索,展现了解国情、理性看待传统的积极倾向。四、课型复习课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重难点基于课标及学生复习的现状,本课的重点在于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难点在于通过对秦朝制度选择问题的分析,了解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并在后续练习中加以运用。七、教法基于课标、考试说明及学生的实际,本课采用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具有以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价值追求和由具有本质联系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和方式构成的研究性教学。八、学法依据学生的复习状况和本课内容,建议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九、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内容活动设计理由导入老师追问:还记得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吗?学生朗读:·今天是昨天的明天,是明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提示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天的昨天。·人是有理性的主体,选择是我们的特权!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从思想上经历中国古人的一次艰难抉择。展示PPT“秦始皇的难题”回忆知识,了解问题提出的背景看视频“春秋战国”回忆知识并完成历史现象归类通过回忆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为解决问题预备知识基础。(二)问题探讨(35分钟)内容活动设计理由展示问题情景,深度解读问题引用史料,展示真实问题。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史记·秦始皇本纪》设置问题情境,是问题式教学的起点,基于历史史实的真问题是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的关键。依据杜威解决问题五阶段模型,本部分内容为其第一阶段:问题的感知。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进行罗列、归纳。小组讨论依据杜威解决问题五阶段模型,本部分意在引导学生界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小组讨论,对已经列出的可能途径进行可行性分析。班级研讨本设计意在调动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展示基于事实进行论证的思考成果。历史史实展示PPT展示,感受历史上的真实讨论。依据杜威解决问题五阶段模型,本部分属于检验假设阶2段。通过对真实历史的回顾,验证此前的假设,增强历史意识。提升史论结合的能力。知识巩固,回忆有关秦朝政府组织的相关知识播放视频“哈佛X第七周4秦始皇大一统”,刺激学生回忆相关知识。通过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视频,拓展学生视野,同时运用哈佛教授讲课这一新异刺激,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追问拓展小组讨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优点及潜在问题各有哪些?通过追问,激发学生对中央集权制进行反思,从逻辑的推论中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复习内容的深入理解,感受古人不断的探索,激发认识国情、理性看待传统的积极心向。对比研究以“关心国家事务”所得的不同结果的对比,深刻体会上个环节总结出的优点与缺点通过对点的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加深对结论的深入理解。举一反三通过对古希腊民主制优缺点的分析、探讨,激发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通过“古今贯通中外勾连”的方法,引导学生将学过的思维方法加以运用。同时刺激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课堂检测学生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