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第三章第3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复习“合并同类项”活动2列方程解问题1活动3学习“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活动4练习巩固合并同类项法解方程活动5提高、总结师生共同回顾合并同类项法则,为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作准备.通过问题1初步体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1.通过问题1提供的方程,学习合并同类项法解方程,感受化归的思想.2.通过例1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将方程向的形式转化过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思考1.学习分析问题找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2.通过学习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式子变形的转化作用.解决问题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用合并同类项解决“”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文化.教学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找相等关系,正确地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学生通过对补充例题的思考、讨论,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练习:合并同类项教师用幻灯片展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口答,老师点评.通过几个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合并同类项法则,为学习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做好辅垫。【活动2】1.展示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的购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2.师生分析讨论:设前年购买计算机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机台,今年购买计算机台.三年的购买量有几种表示方法?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教师展示问题,学生自主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合理地设未知数、列方程.师生共同分析:三年的电脑购买量是一定的,表示它的式子应该是相等的,因此有方程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突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老师可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指明解题思路,强化本章的中心问题,说明方程的依据:表示同一个量的式子相等.【活动3】1.思考:方程怎么解?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的形式?2.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3.例题详解:解方程解:合并同类项得系数化为1得4.思考:合并同类项根据的是什么?上面的合并同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观察思考: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可以把含有的项合并,即老师详细板演解方程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的特征,学生观察后发现等号的左边含有同类项,要使方程向转化,就要合并同类项.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回答:合并同类项目的就是化简,逐步使方程向的形式转化.这里渗透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展示解方程的过程,使解法中各步骤的先后顺序清晰,渗透算法程序化的思想.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老师的讲解明白此类方程要先合并同类项.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得写汉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得出的,使学生意识到解方程的过程是有依据产生的,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活动4】1.练习:解下列方程:(1)(2)(3)(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辅导.通过练习,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掌握情况,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调整,并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个别指导.【活动5】1.拓展延伸:1、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其中某三个相邻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2、知识迁移(1)若与互为相反数,则=.(2)方程的解为.(3)某数的3倍和这个数的2倍和是30,求这个数,如果设这个数为x,则列方程为.(4)父亲现在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当父亲38岁时,儿子10岁,现在父子两各多少岁?学生思考、讨论,师生共同评讲.提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有何关系?合并同类项解方程这里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和儿子的年龄关系.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用方程来解题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