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十一课一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须是全面的、科学的、协调的发展——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教学重点:总体小康社会的表现及特点、全面小康社会的特点及目标、经济建设的目标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建设的目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课)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市场配置资源的实现形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调节的固有弱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导入新课)(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江门在近些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提问)这个巨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取得了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使人们走上了小康之路。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补充资料)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第一步: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实现步第二步:1991—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实现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这一战略部署,我们首先在198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第一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又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到2000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9404亿元,按现在的汇率折算,超过了1万亿美元,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积向小康的跨越。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些都是带有阶段性、根本性的变化。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就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新的“三步走”的目标。新第一步:第一个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完善用心爱心专心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两个三步走的关系:其实新“三步走”也可以称之为小“三步走”,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对大“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展开,是原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具体化。按照新的“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将分为2010年、2020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发展。(过渡)“三步走”中前两步的完成,使得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么这个总体小康社会有哪些表现呢?1、总体小康社会(1)表现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微观: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消费结构的改变、衣食住行用宏观:(1)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迅速增长——2000年为64332.4亿元;2003年达110695亿元(2)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6694亿人民币,折合1.4万多亿美元,人均达1090美元,排名第七(3)贸易总量排名世界第四,吸引外汇排名世界第三;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仅次于美、日、德,已居世界第四位。(4)从公路建设来看,我国用10多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建设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四位,高速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位。(5)居世界首位的资源:钨、水能、风能、棉花、电视机等(2)国内生产总值P101名词点击国民生产总值(GNP)(过渡)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请同学们看一下P101框题,这说明了什么呢?(3)特点现在的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低水平——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