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带和风带-备课资料合作与讨论1.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往往因受热上升而形成低压。在副热带地区,虽然温度很高,但却形成了副热带高压。你能说一说其成因吗?我的思路:由于冷热不均,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往往因受热上升而形成低压。但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则不然。副热带地区虽然温度很高,但由于空气运动堆积下沉,照样可以形成高压。2.海陆风是大家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海风和陆风昼夜交替控制滨海地区,影响这里的天气。与此相似,东亚的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在更大范围内影响着沿海地区的气候。你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知识简单说一说东亚季风的成因吗?我的思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相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冷热不均。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上形成低压,海洋上形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这样就形成了随季节不同而改变风向的季风。3.在地球北纬15°~30°的纬度带上,大多是干旱的沙漠或荒漠,如西亚和北非地区。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也位于这一纬度地区,却摆脱了成为沙漠的厄运,而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请简述其原因。我的思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亚洲东部形成了明显的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取代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使这里形成明显的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成为“鱼米之乡”。4.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我们国家很少有降水天气。但是在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的转播赛场上,我们却看到球员们经常在泥泞的草地上奔跑。为什么同样是北半球冬季,我们这里少雨的时候,意大利却阴雨连绵呢?尝试用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知识来说明。我的思路:虽然同在北半球,但我国在亚欧大陆东部,意大利在亚欧大陆西岸。冬季,由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地处北纬30°~40°的意大利受来自大西洋湿润的西风带影响,带来大量的降水,天气经常阴雨连绵;而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我国却受来自蒙古一西伯利亚干燥的冬季风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很少有降水过程。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仅占29%,所以海陆差异是下垫面最大和最基本的差异。海洋和大陆由于物理性质不同,在同样的辐射之下,它们的增温和冷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冬季,大陆气温低于海洋;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从海平面对流层上层,1月份陆上气温比大洋上气温低;7月份相反。两者的差值,7月比1月大;低层比高层大,陆上年较差大于海洋上年较差。海陆对气压和风也有明显的影响。气压分布随气温分布而变化。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为冷源,因此陆上气压低,海上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为冷源,海上气压低,陆上气压高,风从陆上吹向海洋。此外,海陆对湿度、云量、雾和降水量都有很大的影响。海陆对气候影响显著,在地球上形成了差别很大的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别,在气温方面的表现为: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变化快、变化大,因此大陆性气候的日较差、年较差数值都较大;而海洋性气候则相反。大陆性气候最高温出现在7月,最低温出现在1月,海洋性气候一般最高温出现在8月,最低温出现在2月,气温变化落后于大陆。在同一纬度,春夏的气温,陆上较高,海上较低;相反,冬秋的气温,陆上较低,海上较高。从而大陆性气候具有春温高于秋温的特点,而海洋性气候则有秋温高于春温的特点。在湿度和降水方面,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是相对湿度较大,相对湿度年变化小,云量多,降水量多,降水的年变化小,秋冬降水较多;而大陆性气候的特色是,相对湿度较小,相对湿度的年变化大,云量少,晴天多,降水量少,降水的年变化大,夏季降水较多。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可概括为下表。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比较1项目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月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春温~秋温4~10月年降水分配云量大陆性大大7月1月正值不均匀较低海洋性小小8月2月负值均匀较高气候类型的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便易行。判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