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地球【知识网络】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二、日地关系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三、地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赤道。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宇宙探测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从知识结构看,本单元包括地球经纬网的基本知识和宇宙中的地球的相关知识是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起点,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日地关系、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宇宙探索,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部分,由静态到动态科学地构成地球部分的知识体系,而且决定了地球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文地理特征。【考点透视】一、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的形式多种多样,恒星、行星、星云、彗星、流星体、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都是天体。宇宙间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以下几个层次:光年是一个大尺度的距离单位,等于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离我们最远的星系估计为150亿—200亿光年。一个天文单位等于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用心爱心专心二、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地球上拥有生命是地球的特殊性,生命的存在有两大原因:1.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②太阳自身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可得到稳定的太阳光照。这个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使生命的演化由低级到高级这一过程没有中断。2.由自身的特点决定的。①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的平均气温为15cC,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②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在引力作用下,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地球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今大气的成分;③随着地球的演化,自身温度降低,水汽凝结、降雨,液态水形成,在地球上出现最初的原始生命。3.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1)影响太阳年辐射总量高低的因素:纬度高低、气候和地势高低。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热量多;气候干旱,晴天多,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多;地势高峻,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2)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新疆呈东西向分布。(3)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②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4)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4.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即4个氢原子核核聚变反应成1个氦原子核。(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存在于光球层,其活动周期是11年,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存在于色球层,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与降水量的关系密切;②对电离层的影响: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5.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绕转中心假想的地轴太阳(椭圆轨道的焦点之一)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用心爱心专心周期恒星日:9时56分4秒(真)太阳日:24小时(假)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