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教学目标】: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基本史实;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重大历史活动;【重点难点】:对“近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历史主线的把握;对侵略的危害与抗争的意义的理解;【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历史图片等【讲授过程】:引入新课通过鸦片战争的历史图片引出问题:从什么时候中国开始遭到的大规模的侵略而被打开国门?一、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问题1:1840年前后中西国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异?(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即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国家概况1、中国:封建统治日趋衰弱,清政府危机四伏2、世界(英):欧洲资本主义强国迅速崛起,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政治1644年清军入关后,逐步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君主专制逐步加强,成为腐朽没落的封建帝国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成为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腐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9世纪上半期,英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军事装备陈旧、训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建立强大海军,树立海上霸权文化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兴起资产阶级文化(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外交闭关锁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潮流,盲目自大开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树立殖民霸权问题2:西方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学生自主探究)总结:西方列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在他们眼里,中国是一个物大地博的国家。因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他们的侵略目标。问题3: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用心爱心专心(学生讨论鸦片走私的直接原因;清政府为什么要开展禁烟运动)问题4:《南京条约》(学生自主掌握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影响: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革命任务的变化)讨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组织学生讨论)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认定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历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因为:政治上,由于受列强侵略,中国的领土、司法、贸易等主权不断遭到破坏,已不再完整,但名义上的中国政府从未被列强灭亡;经济上,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在不断增长中产生了近代企业和资产阶级,并且资产阶级有了自己独立的政治主张,并登上近代历史舞台后,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文化运动。这一切都说明1840年以后的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但同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有增长,却在近代始终未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而居主导地位的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用心爱心专心探究二南京条约(1)结合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2)其重点在于分析以中英《南京条约》及附件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各项条款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应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探究三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提供问题学生思考: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战败,中国有没有取胜的可能?学生自主活动: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资料卡片有关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地购房永久居住的条款材料1:《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在通商口岸的英国侨民犯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材料2:《虎门条约》规定:中国“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材料3:“但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及基地,系准英人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