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项链》二.本周学习目标:通过讲解《项链》,达到三个目标1、了解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与莫泊桑的作品。2、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探究悲剧发生的思想根源,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3、学习心理描写,鉴赏出人意料的结尾,领会小说精巧的构思。三.知识归纳总结:1、作者介绍莫泊桑(Maupassant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莫泊桑于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母亲出身并非名门望族,但是是殷实的资产阶级家庭,聪慧绝伦、温文尔雅,通晓四、五种外语,酷爱文学艺术,与福楼拜是莫逆之交。莫泊桑出生不久,父母因感情不和而分居,莫泊桑跟随母亲,在母亲身边度过了幸福的童年。10岁时,莫泊桑就开始听母亲为他朗读莎翁的作品。莫泊桑的不少短篇都是母亲为他提供的题材,即便在他成名以后,母亲仍是他的忠实的读者和直言不讳的批评者。文学老师福楼拜着力培养莫泊桑力透纸背的文笔,洞察事理的眼力以及剀切中理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这位大师告诫他:“不论一个作家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严师把莫泊桑的学步之作统统当作废纸,禁止他发表。1876年左拉、莫泊桑、阿莱克西等人成立了自然主义文学集团,莫泊桑倡议每人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写一篇小说,1880年结集出版,是为《梅塘之夜》。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即在其中。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说,一举成名。文学生涯自此开始。莫泊桑的传世佳作大多是在1880-1890这十年间创作的,莫泊桑一生共写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内容主要包括普法战争、城市中小资产阶级生活及农村生活三个方面。他在作品中描绘了第三共和时期法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揭露了资产阶级自私、伪善的本性,嘲讽了小市民的虚荣心和可笑行为,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对他们可贵的品质进行了肯定和赞扬。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仅43岁。死于神经分裂症。左拉在追悼会上致悼词,预言莫泊桑的作品将不朽,将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口口相传”的故事。2、莫泊桑的文学风格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他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重要标志。较之于19世纪前期巴尔扎克、斯汤达与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经摆脱了任何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抛弃了传奇小说的一切手法。(1)在选材上,莫泊桑对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兴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图景为内容,摹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平淡准确一如现实生活,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煞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用心爱心专心写艺术吸引人。由于作者观察精细、善于开掘,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篇幅虽短,蕴含极深,平淡小事,意义不凡。给人以以小见大的艺术享受。(2)情节并不复杂,但构思布局非常精妙,别具一格。A.莫泊桑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节作为短篇的支架与线路,他总以十分纤细、十分隐蔽、几乎看不见的线索将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上的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来并导向结局。如《一家人》,写的是一个公务员家庭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发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某种现实。情节淡化与生活图景自然化,是现代小说的一个特点。B.有的采取矛盾“层递法”,通篇小说起伏跌宕,或一开始就造成极大的悬念,然后出人意料的急剧转折。多姿多彩、生动有趣。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被称作三大短篇小说家。四.课文分析1、小说内容整篇小说作者讽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但同时也同情她的遭遇,希望她能从这个泥沼中走出来。小说的开头描写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生活极为不满,梦想像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那样过高贵、风雅的生活。这种理想显然并不高尚。她确实虚荣,但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谁不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