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课题名称哲学的基本问题科目政治年级高二适用班级略必修4第1单元(章)第5课(节)教学时间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能力目标: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辨别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难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三、教学过程预设环节名称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形式学生活动方式教学设计意图环节1情境导入老师引入新课南北朝时,齐国宰相肖子良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范缜则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精神只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设问:这里的“形”与“神”各指什么?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你认为它们二者的关系应该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教师进行归纳、点评,并引导学生进入课题。)通过现实生活事例,进行思考,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进入本课学习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环节2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教师设问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提示: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哲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但哲学的基本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探究,激发潜能。教师设问2:那么,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物质?请举例说明。提示:思维:如计划、构想、思想、观念(意识)存在:客观实在的东西(桌椅板凳、黑板、书本)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到手机、MP3、MD、电脑等东西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会浮现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说MP3,大家脑海中出现的就是,要么长长的要么扁扁的要么圆圆的,可以听歌做U盘的小玩意儿。这个就是我们哲学上的说的意识。环节3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A、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教师设问3:那么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之间到底谁决定着谁?我们用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知道毛泽东没有使用过苹果电脑、MP4、手机,如果老师现在和毛泽东说我MP4、电脑,他的脑中会出现这样的反映吗?提示:当然不能。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只有见过才能在大脑中反映出来。由此可以说明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简言之,就是思维和存在谁先产生,谁后产生,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就是唯心主义。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这两大派别之外。①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②唯心主义:思维(物质)决定存在(物质)教师设问4:所以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提示:“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阅读并讨论思考:解决教学重难点判断:以下观点各属哪个阵营?①心外无物。(唯心主义)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唯物主义)③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唯心主义)④气者,理之依也。(唯物主义)⑤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唯物主义)⑥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唯物主义)⑦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很大损失。“拍脑袋决策”(唯心主义观点)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唯心主义观点)⑨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唯心主义观点)⑩“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物主义观点)B、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虽然毛泽东没见过电脑、手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