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自漫游,犹如一朵云》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通过多媒体网络或图书馆查找诗人的有关资料,了解其创作特点和对英国诗歌发展的贡献;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意象意义的把握来理解诗歌内容。2、能力目标: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握两个意象的含义,重点是理解“水仙”的象征意义。3、审美目标:能通过美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诗人追求理想世界的执著精神,引导学生学习诗人在精神世界里漫游的精神,去不断追求人生理想。【学习重点】品读诗歌,领会诗歌的主题,准确把握诗歌的两个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学习难点】1、对诗歌主题的深刻理解,即两个意象内含的准确把握。2、体会精神漫游与人生理想追求之间的关系。【学习方法】朗诵涵咏、点拨引路、品赏探究相结合。【学习思路】主要让学生根据前边学习的方法自主诵读、讨论、探究式学习,在学生学习有困难的时候,教师作适当点拨,帮助他们通过对诗歌意象含义的准确把握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深刻理解,从而学习诗人“精神漫游”,去不断追求理想中的美好事物。【学习时数】一课时预习导读单一、作者简介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曾在英国西部山地的湖畔聚居,其诗作又多描写湖畔而得名),1843年被宫廷奉为“桂冠诗人”。1798年,不到28岁的华兹华斯与塞缪尔·柯勒律治(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认为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心理治疗作用,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他注意吸收民间诗歌的艺术特色,采用民间生动、淳朴的口语。这使他的诗独辟蹊径,呈现出清新、质朴、天然成趣的特点,被称为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的风景画家”,从而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对英国诗歌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组诗《露西》等,此外还有《我们是七个》《丁登寺》《孤独的收割人》等收在《抒情歌谣集》的著名抒情诗。二、研读文本,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认真体会这首诗究竟写什么内容。2、这首诗是华兹华斯描写自然的诗中最有名的一首。你认为这首诗的叙事线索是怎样的?三、作业熟读文本。【反思评价】·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我的收获与反思:问题探究单班名:组名:姓名:一、文本探究1、什么是“漫游”?漫游有什么特点?2、大家读读诗的开头,看诗人是以一个什么形象出现的?(这是学习本诗的重点和难点)3、谁能说说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这时候的水仙还是大自然中的水仙吗?如果不是的话,她又是什么呢?二、深度探究1、这首诗又译作《咏水仙》(见刘湛秋、雷霆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世界抒情诗选》,顾子欣译),请你对比这首诗两种译文的不同题目,你认为哪个好,理由是什么。2、从诗里看出,水仙的世界虽然美好,但并不属于诗人,那他的独自漫游与千朵万朵的水仙有什么关系?反过来说,千朵万朵的水仙与诗人的独自漫游有什么样的关系?作者竟然这样念念不忘?三、作业背诵全诗。完成课后思考题。【反思评价】·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我的收获与反思:拓展训练单班名:组名:姓名:一、迁移延展请阅读华兹华斯的《早春遣句》,看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我听见一千种混合的音调,在树林里当我躺倚着的时候,那样美好的情景里快乐的思潮竟把悲哀的思潮带上我的心头。通过我的感受,大自然,把人类的灵魂和她的杰作联接起来了;这是我的心灵更悲伤地想起人又是怎样对待人的。穿过樱草花丛,在那绿阴之中,长青花在编制她的花环;我坚决相信每一枝花多,都在它所呼吸的空气里尽情享受。鸟儿在我四周蹦跳雀跃,它们的心意我可无从捉摸——但即便是它们细微的动作,也好像是一种激动的欢乐。嫩枝萌芽伸展如扇,要捕捉那轻快的威风;我必须想到,尽我之所能,在那里正有着欢乐。如果这种信念来自天启,如果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圣安排,我还有什么理由悲叹人是怎样对待人的?二、真题演练(2012安徽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