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陋室铭教案 苏教版VIP免费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陋室铭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1/3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陋室铭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3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陋室铭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3/3
陋室铭教学目的: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第一课时一、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三、正课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有仙则名:著名。有龙则灵:灵异:是:这。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上:长到。入:映入。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丝竹: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何随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四、学习与探究:1、你认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明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3、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是本文的主旨,其深刻含义是什么?明确:“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4、提问:“陋室”为何不陋体现在哪?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明确: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明确: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明确: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明确: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五、小结: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板书设计:设喻引题山水喻陋室安仙龙喻德馨平陋环境清幽(景)乐室陋室不陋交往高雅(友)道铭生活恬适(趣)高洁古贤自喻反诘点题伟岸陪衬比喻托物言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 陋室铭教案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