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宗教在我国已不再具有消极作用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它和科学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只要宗教存在,其消极作用就不会消失。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宗教的消极作用会限制到最小限度。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鼓励发展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有利于把信教和不信教群众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但这并不意味着鼓励发展宗教。对全体公民进行唯物主义、无神论教育才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着国家保护任何宗教活动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但非正常的宗教活动如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损害公民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不仅不受保护,国家还要依法打击。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并不矛盾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有利于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可以防止不依法规、不讲政策的宗教活动发生,打击一切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违法犯罪活动。课堂演练:1.2007年2月20日上午,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代表玉佛寺向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5万元,专项用于帮困助学。玉佛寺秉承为社会、为困难群体造福的理念,多年来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这表明A.宗教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消极作用是次要的B.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C.广大信教群众是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D.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用心爱心专心2.据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其中,基督教徒超过1000万。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共有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A.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B.党和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C.在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D.国家鼓励群众信仰宗教答案:1.C2.A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