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1923年考入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1926年发表处女作小说《今宵酒醒何处》。1934年,其名著《雷雨》发表。1935年应邀赴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以其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表演才能于一体的教学,赢得学生的热烈欢迎。曹禺青年时代,以其深邃的思想、雷雨般的激情和精湛的艺术,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标志着中国话剧文学的成熟。抗战爆发后,曹禺投入全民抗战的激流,随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迁入四川,并担任教务主任。1949年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常务理事、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评价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二、背景链接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面临空前危机,资本家采取种种罪恶的手段来压榨工人阶级的血汗,甚至以故意牺牲工人的生命来换取他们的利益。在紧张的社会矛盾中,资本家腐朽罪恶的本质有了最充分的体现。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三、常识整理话剧的特点1.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二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2.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3.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4.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四、文本鉴赏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阅读课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题目段解具体内容矛盾体现雷雨鲁侍萍和周朴园的相逢(开头至“可是你——”)①(开头至“我是……的下人”)②现在的矛盾(“哦,侍萍”至“可是你——”)③(“外面争吵声”至结尾)④劳资矛盾周萍与鲁大海的冲突2.课文开头“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一段描写属于舞台说明,在文中有何作用?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一)研习第一部分(开头至“可是你——”),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舞台说明“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中“自然地”和“慢慢地”两个词应如何理解?2.周朴园称三十年前被他抛弃的侍萍为“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而侍萍却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理?3.“(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的这两句台词有着怎样的含意?(二)研习第二部分(“外面争吵声”至结尾),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4.面对周萍打鲁大海,鲁侍萍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由此分析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5.在原稿中并无“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句话,作者在修改时为什么要加上这句话?(三)纵览全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6.在课文第二部分中最本质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暴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7.请概括一下本剧中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参考答案】四、文本鉴赏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明确:①三十年前的矛盾②个人恩怨③鲁大海与周朴园的斗争④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