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典诗歌综合鉴赏教学设计——读懂诗歌、规范答题目标:读懂诗歌,规范答题重点:训练学生1、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难点:1、如何读懂一首诗。2、如何规范的答题。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印发)(1)、2007深圳市一模考试诗歌部分试题及答案(2)、2007广州市一模考试诗歌部分试题及答案(3)2007深圳市二模考试诗歌部分试题2、课堂明确考纲要求:(1分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幻灯片显示:教学目标切入:(例题):讲深圳二模鉴赏题目(幻灯片)明确答题的步骤、语言要求。命题:(1)下发材料,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解读命题(2)学生组长展示本小组的命题题目(要求:抓住一首诗中最有价值的内容)(3)学生交换答题、(小组讨论、思考、体会。(4)展示答案(答题人还要对与命题人的题目进行评点,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认为更好的题目,并加以说明)(5)命题人对答题者的答案进行评点给分(答题步骤是否完整,语言是否规范)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题号考查内容答题要点自己的失误深圳市一模12.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谒岳王墓袁枚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咏西湖郁达夫楼外楼头雨如酥,淡妆西子比西湖。江山亦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①。【注】①: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在西湖筑防洪堤,后人名之曰“苏堤”。(1)袁枚诗中涉及到的“伟人”是指明代的于谦和宋代的。郁达夫的诗句“淡妆西子比西湖”化用了诗人苏轼的“,”。(写出原诗句)(2分)(2)“江山也要伟人扶”“江山也要文人捧”两句诗,一“扶”一“捧”,境界各异,试指出“扶”和“捧”的不同含义,然后说说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何不同。(6分)12.答案:(8分)(1)(2分)岳飞,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每空错一字扣1分,每空最多只扣1分。扣完2分为止)(2)(6分)①(2分)扶:扶持,匡扶,呵护,映衬等(1分)。(袁诗说江山也要伟人扶,强调一个“扶”。“扶”字含义双关,既指人文景观使自然景观具有了生命、活力,有了意义,借死于杭州、葬于杭州的岳飞和生于杭州的于谦这两位民族英雄写西湖,为妩媚缠绵的西湖平添几许慷慨悲壮的阳刚之气,强调人文景观对自然景观的映衬;又指民族英雄匡扶〈保卫、呵护〉江山社稷的伟大意义。)捧:渲染,赞美,歌咏等(1分)。(郁诗说江山也要文人捧,强调一个“捧”,“捧”在这儿是渲染,是锦上添花。诗人以历代诗人画家和其他艺术家对西湖山水胜景的题咏的歌赞,强调文人的渲染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的重要意义。(亦指江山社稷要有文人的帮衬和美化。)②(4分)袁诗大气,慷慨悲壮。(由西湖美景与人文景观的关系,联想到伟人对整个江山社稷的意义,含义深沉,主题深刻。)(2分)郁诗优美,自信豪迈。(将苏轼作为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渲染的代表,使人联想到许许多多文人对西湖的题咏,内涵丰富。)(2分)。或者:袁诗说江山也要伟人扶,表现诗人对伟人的崇敬(歌颂)。郁诗说江山也要文人捧,(明显从袁诗而来,)但表现出文人的自信与傲气(或不服气),伟人扶正的江山还要靠文人进行美化。(意思对即可)广州市一模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如梦令贺铸莲叶初生南浦,两岸绿杨飞絮。向晚鲤鱼风①,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注:①鲤鱼风:九月风。(1)本词抒发了离别相思之情,写景有虚有实。“莲叶初生”、“绿杨飞絮”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是虚景还是实景?(2)请结合全词赏析“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1)暮春(初夏);虚景。[2分。答对一点得1分。](2)诗人用“凝伫,凝伫”的叠词(反复),形象地突出了主人公凝望时间之久和神态之痴,从而表现相思之苦(2分);“楼外一江烟雨”则用孤寂的小楼、无情的江水、迷蒙的烟雨衬出主人公怅惘失意之情(2分)。虽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却将离别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4分。修辞或表现手法各1分,作用各1分。]深圳市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看梅绝句陆游老子舞时不须拍,梅花乱插乌巾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