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征课题:声音的特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快慢不同;2.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会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教学重点、难点1.秒表的使用;2.要做到手、眼、耳并用;3.粗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设计思路由“声音的传播需不需要时间”设置疑问,引入新课,安排操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简单分析为今后的测量、误差教学埋下伏笔。教学资源1.多媒体、投影2.皮卷尺(200米)秒表(30)发令抢(子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师引导活动学生探究活动第一环节音色回顾:决定音调的因素;决定响度的因素;相同的音调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如:钢琴、小提琴可以演奏同一首歌,我们却听到不同的声音;(学生活动)让学生都闭上眼睛,请一位同学发言,让学生猜一猜是谁?为什么一听就知道是谁呢?这就是声音的第三个特征:音色概念: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音色又叫音品,由声本身决定,不同声源,发声音色是不同的。课本简单介绍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第二环节提出:在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时,是不是在看到远处发令抢冒烟的同时听到枪声;打雷时,是不是在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那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有多大呢还记不记得要算出声音的速度,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吗?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传播等速度的快慢问题第三环节速度的测量首先我们要知道路程,还有时间;根据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得到;那么测量路程需要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我已经带来了(出示皮卷尺)时间的计量通常可以用手表,为了使计量精确,我们用到一种叫“秒表”的计时工具(实物展示秒表)活动:熟悉秒表的简单使用。(每张桌子一块秒表)读数训练(投影)你会使用秒表吗?方法一:我们可以用运动会上用的发令枪来完成这个实验投影:当我们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烟时按一下秒表,计时开始,当我们听到枪声时再按一下秒表,计时结素,秒表所记录的时间就可以认为是声音从发令枪处传到我们耳朵里所用的时间。好!现在我们就上操场测量声速,好不好?(带好纸笔准备记录数据)投影:设计好的记录数据的表格。声音传播的路程声音传播的时间。用皮卷尺量好~~~好利用已有知识处理问题。第四环节学生活动(操场集中)学生分组安排:第一组测东西两头距离、持发令枪(枪后黑色屏障,准备好后挥下小旗,间隔1分钟左右再发一次,共发3枪)其他各组计量并记录时间。实验完成后返回教室。刚才大家在操场上都表现得很好,通过数据计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适当介绍造成误差的原因)介绍: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大约传播340米的距离。记作340m/s。读做340米每秒;物理意义是:每秒钟通过的路程是340米。大家还记不记得声音能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吗?那声音在液体、固体中传播得是和空气中一样快吗?(课本介绍)(介绍:固体传声能力最好,液体次之,空气较差)例题:(投影)第五环节总结本课简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见作业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