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硫酸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2.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3.使学生掌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教学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在实验室里利用H2SO4可制哪些气体?利用H2SO4除了可以制取这些气体外,还能生产出许许多多的化工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硫酸。【板书】第三节硫酸一、硫酸回忆浓硫酸有哪些物理性质。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提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稀硫酸有哪些化学性质?从酸的通性出发,举例说明稀硫酸具有什么性质?讨论【板书】2、稀硫酸的化学性质①酸的通性(强酸)②H+的弱氧化性。3、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来干燥不与它起反应的气体。1【板书】①吸水性(干燥剂)三种形式:a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b吸收气体中水蒸气(作为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c与结晶水合物反应。【实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白色说明浓硫酸有吸水性。结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板书】②脱水性(炭化)【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现象:三种物质都发生了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炭。【实验6-4】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现象: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结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说明:①脱水性是浓硫酸的性质,而非稀硫酸的性质,即浓硫酸有脱水性。②脱水性是浓硫酸的化学特性,物质被浓硫酸脱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时,浓硫酸按水分子中氢、氧原子数的比为2:1夺取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③可被浓硫酸脱水的物质一般为含氢、氧元素的有机物,其中蔗糖、木屑、纸屑和棉花等物质被子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板书】③强氧化性【实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CO2+2SO2↑+2H2O讨论:分析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动动手:请设计实验证明浓硫酸与炭反应的三种产物。画出实验装置图。2介绍: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Fe,说明原因)。拓展:浓硫酸还可与某些还原性化合物反应。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H2SO4(浓)=HBr+H2SO4(浓)=FeSO4+H2SO4(浓)=FeO+H2SO4(浓)小结:(1)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包括还原性很弱的银在内的很多物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被浓硫酸氧化。硫酸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的氧化性,一个原因是在高浓度下硫酸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另一个原因是硫酸中含有非金属性较强且又呈最高价态(+6)的硫元素。(2)浓硫酸在作氧化剂时,主要是+6价硫的原子得电子,被还原为含低价硫元素的物质,一般不会有+1价氢被还原,即一般不会生成氢气。(3)浓硫酸在作氧化剂时,硫元素被还原的程度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中学化学中常见的还原产物为SO2。请同学们根据硫酸的性质,归纳出硫酸的主要用途。4.硫酸的用途作业:P138三、四第二课时复习:浓硫酸有哪些特性?写出硫酸溶液电离的方程式。引入:H2SO4和可溶性硫酸盐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SO42-,如何检验呢?【板书】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6-6】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填表:加入BaCl2溶液加入盐酸稀硫酸现象化学方程式3Na2SO4溶液现象化学方程式Na2CO3溶液现象化学方程式原理:H2SO4和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SO42-,可以利用BaSO4的不溶性来检验SO42-的存在。使用试剂是:可溶性钡盐和盐酸(或稀硝酸)。+HCl溶液常用方法:+BaCl2溶液①X现象(产生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