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22章 宏观经济学争论与共识VIP免费

第22章 宏观经济学争论与共识_第1页
1/13
第22章 宏观经济学争论与共识_第2页
2/13
第22章 宏观经济学争论与共识_第3页
3/13
第22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与共识22.1复习笔记一、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根据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有:P-P-1代替π,用Pe-P-1代替πe,这里P为当期价格水平,P-1为前一期价格水平,Pe为预期价格水平。则上式变为:①根据奥肯定律,有:②将②代人到①式,替换掉(u-u*)后得:③记,则上式可写为:④④式即为总供给方程。这一方程可以同时代表古典的、凯恩斯的和常规的总供给曲线,而三者的差别在于参数λ的取值及对λ的解释。具体来说,当λ=0时,总供给方程化为y=yf,此即为古典的总供给方程;当λ→∞时,总供给方程化为P=Pe,在Pe已知的情况下,这一方程即为凯恩斯的总供给方程;对λ取有限正数的情况,方程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方程。根据这一方程,总产出与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的变动相关。一般认为,当研究产出与价格水平时,使用总供给曲线比较方便;当研究失业与通货膨胀时,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比较方便。二、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是货币主义。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被公认为是货币主义的创始者和领袖。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1)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式中,M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P为一般价格水平;rb为市场债券利息率;re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为预期的物质资产的收益率,即价格的预期变动率;w为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Y为名义收入;u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①总财富。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总财富可以用永久性收入y来衡量。②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弗里德曼把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部分,这两种财富的形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人力财富转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因而,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愈大,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愈小,则对货币的需求也愈大,反之亦然。③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弗里德曼认为,人们选择保存资产的形式除了各种有价证券外,还包括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有形资产。一般地说,各种有形资产预期的报酬率愈高,愿意持有的货币就越少。因此,债券的预期报酬率(rb)、股票的预期报酬率(re)和物质资产的预期报酬率便成为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④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例如资本品的转手量、个人偏好等,以变量u来概括。(2)自然率假说按照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在短期中,人为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暂时或使实际的失业率大于或小于自然率;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2.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4)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市场机制仍然是调节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如果国家干预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3.货币主义者的政策主张(1)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会“挤出”私人投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改善,过度的政府开支也会带来通货膨胀,因此,财政政策不但无效,反而对经济有害。(2)反对“斟酌使用”的(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3)力主单一政策规则,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也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其代表人物有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巴罗等。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四个假设条件,即: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和自然率假说。(1)个体利益最大化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微观经济学表明,个体行为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这就是说,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22章 宏观经济学争论与共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