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筑电气防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防雷措施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电气的技术进步,其应用的广泛性技术性是其他行业不能相比的。因此,防雷设计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是经常采用的防止直接雷击的防雷装置。关键词:建筑电气;防雷设计;措施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yandthetechnologicalprogressofbuildingelectricity,itswideapplicationandtechnicalitycannotbecomparedwithotherindustries.therefore,thedesignforlightningprotectionisparticularlyimportant.lightningrod,lightningconductor,lightningnetwork,andlightningstraparethefrequentlightningprotectiondevicesagainstadirectlightningstrike.keywords:buildingeletricity;designforlightningprotection;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引言如今,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高层建筑遭受雷击的概率远高于低矮建筑物。又由于高层建筑内设备和线路密集,雷电对这些设备及线路的破坏威胁也大大增加。如何解决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问题成为广大电气设计人员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一、雷电压的形成及其危害大气中的饱和水蒸气在上下气流的强烈摩擦和碰撞过程中,形成了带不同电荷的雷云。当带电的云块临近地面时,由于静电感应,大地感应出与雷云极性相反的电荷。云层与大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极板电容器,当云层中电荷密集处对大地的电场强度达到25~30kv/cm时,就会击穿空气绝缘,云层对大地便发生先导放电。当先导放电的通路到达大地时,大地上的电荷与雷云中的电荷就会发生强烈的中和,出现特大电流,时间大约为50~100μs,雷电流可达几十万安,其能量巨大,可损坏建筑物,中断通信,危害人身安全。雷过电压分为两种:直击雷过电压及雷电感应过电压。1.直击雷过电压(传导过电压)。架空线路直接遭受雷击后,高压冲击波形成的过电压沿线路传播损坏设备称为传导过电压,传导过电压会导致设备与大地间的绝缘损坏。2.雷电感应过电压。由于雷电是高频脉冲电流,持续时间不超过100μs,雷击点附近的线路由于电磁感应会产生脉冲浪涌。脉冲浪涌通过线路侵入设备系统,会造成设备失灵或永久性损坏。此外,雷电流流入大地时,由于存在散流电阻,该区域不同地点会有不同的电位,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也会产生电位差,在低压配电装置中也会产生过电压。二、防雷方面要注意的问题1.防直击雷的保护装置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都是经常采用的防止直接雷击的防雷装置。一套防雷装置都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的。接闪器是专门直接接受雷击的金属导体。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实际上都只是接闪器。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和接地体,接地体分水平和垂直两部分。水平部分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垂直部分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2.几种特殊建筑物的防雷微波站、电视台的防雷:天线塔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接地体埋深不应小于1米,所有连接点均要求焊接。塔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应采用带金属外皮的电缆,或把导线穿入金属管。机房外地下应围绕机房敷设闭合环形水平接地体,机房内应沿墙壁敷设环形接地母线,机房的接地网与塔体的接地网间,至少应有两根水平接地体连接,总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由机房引出的金属管、线也应埋地,在机房外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0米。引向机房的电力线、通信线应有金属外皮或敷设在金属管内,并埋地敷设。卫星地面站得防雷:用独立避雷针,引下线可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防雷接地、电子设备接地、保护接地可共用接地装置。接地体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成闭合环形,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广播发射台的防雷:桅杆天线应敷设地网,地网埋设深度为300米,发射机房采用避雷针或避雷网防直击雷,接地装置采用水平接地体围绕建筑物敷设成闭合环形,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雷达站的防雷:雷达站的天线本身可作为接闪器,引入雷达主机的线均应埋地敷设。三、防雷措施设计1.完整的防雷方案一个完整的防雷方案包括两个方面,即直接雷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