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单元是围绕“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而编排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兴安岭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渐进,熟读精思.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3-4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教材、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并能把喜爱的段落背诵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4、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献出、可口、鲜嫩、名贵、药材、又松又软”等词语,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并能把喜爱的段落背诵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一)情境激趣,发现美(3分钟)1.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走一走、看一看。(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教师简介小兴安岭(课件出示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lc9c1S-10g/让学生说一说看了课件的感受。(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要求和评价指标:声音洪亮,正确流利。(三)读中感悟,积累语言1.学习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D0%A1%D0%CB%B0%B2%C1%EB%B5%C4%CD%BC%C6%AC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去看一看。(1)边读边画,把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用“-----”线画出来,思考问题。(2)春天树木有什么特点:“抽出”一词什么意思,说说为什么用“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3)雪水是怎样的:水流动的声音大吗?(4)课文是怎样描写小鹿的呢?拟人化的手法写出小鹿生活的惬意,也体现了春天的美好。板书:活力之美(5)作者的喜爱之情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6)是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真叫人喜欢,谁愿意来读一读。(7)师生合作配乐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8)小结本段学习方法。2.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5分钟)过渡语:现在老师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美。(小组合作学习)3.集体汇报,重点体会。(9分钟)(1)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夏天美过渡:送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夏天又来了。①“夏天,树木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