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购效能监察初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纪检组监察局樊光中2007年6月26日内容摘要:企业效能监察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十七年的发展过程了,本文笔者仅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围绕企业采购业务,从影响企业采购效能的采购问题剖析出发,引出开展企业采购效能监察的必要性,在影响采购效能的风险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开展企业采购效能监察的五个核心监察内容,并对企业采购效能监察的全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描述。笔者对企业采购效能监察的初步探索,不成熟的观点请专家批评指正。企业采购是指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从市场上获得产品与服务的交易过程,广义上包括定价和计量两个过程,狭义上只指定价。本文的企业采购是从广义上来理解。每一个企业组织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企业采购,它是企业继续创造价值的基础。在我们建筑施工企业更是如此。在一项建筑工程产品的成本组成中,90%成本都是通过企业采购活动所形成的,包括建筑材料和劳务的采购。我们的一项工程产品最终是否能够盈利,一定程度上是由企业采购效能来决定的。因此,对企业采购效能情况进行持续的监察就显得尤为重要。按时、按质、按量、高效、低耗、采购供应链成本最优化地采购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并且使这种能力最大化是我们企业采购工作追求的工作效能目标,也是对采购效能进行持续监察的评估标准。企业采购效能监察的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企业采购质量。下面,以建筑施工企业为例,谈谈笔者对企业采购效能监察工作的一些初步探索,与同行讨论。一、目前影响企业采购效能的主要问题我们曾对一家企业99年到2004年6年期间查处的51个经济案件进行过案情调查分析,发现54.9%的案情与企业采购直接相关,27.45%的案情与企业采购间接相关,企业采购成了企业效益流失和内部经济案件高发的主要业务领域,企业采购的效能状况由此可见一斑。我们结合企业发生的经济案件,经过进一步的采购业务状况调查,企业采购业务中存在的严重影响采购效能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这些问题的综合作用直接导致了企业采购的效能低下。1、对供应商的选择控制不到位在采购活动中,在供应商的选择中存在舞弊的行为。市场上,供应同样产品的供应商往往是多家,分布不同的地理空间,产品的转移是需要运输成本的,特别是在建筑企业里,建筑工程产品分布不同的地区,具有分散性、一次性、体量大等特点,往往需要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材料规格品种多达几千种,供应这些建筑材料的供应商也是成百上千家。不同层次、类型的供应商都需要企业的采购人员到市场中去寻找、比较与谈判,这是采购活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权利——供应商选择权。因此,在企业采购人员身边,会有形形色色的建筑材料供应商或者劳务提供商,他们因为自己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对采购人员进行各种方式的公关。同时,由于企业自身对这一环节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内外因结合,被个别把握不住自己的采购人员与管理人员,甚至领导人员所利用,以达到个人,谋利益为目的的供应商选择,这导致往往出现违背企业利益、损害企业利益的供应商选择行为,在我们的案情分析中发现,80%的采购经济案在供应商选择上已经存在舞弊事实。2、对采购定价管理不到位在采购活动中,采购定价是采购舞弊的重要环节。定价是一个企业采购活动中的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由于市场价格的广泛性和波动性,给采购人员的采购定价带来一定的难度,也为管理核实带来工作难度。市场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没有完全信息的市场,因此企业的采购定价也只有相对合理的标准,没有绝对的判断标准,为企业监督采购定价也带来实际操作上的难度。有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同样的建筑材料采购定价因为不同的区域市场而没有完全的可比性。因此,企业采购定价的管理往往存在形式到位而实质不到位的现象,没有采购人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与道德品质,采购定价是很难为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做到全心全意。采购定价是企业采购中的一个经常出现采购问题的过程。在我们的案情分析中发现,43.1%的采购经济案通过定价过程舞弊。3、对采购计量的管理不到位在采购活动中,采购计量是采购舞弊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在我们建筑施工企业里,采购计量过程有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