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四月目录一、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二、重庆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6)三、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4)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85)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1)六、重庆市教学团队……………………………………(116)七、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47)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82号)要求,我委将组织开展2008年度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评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一、申报条件(一)市级特色专业应是学校规划并启动建设的特色专业。(二)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良好,至少已连续培养了5届毕业生,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较高,用人单位的综合评价好。(三)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知名度,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有良好的教改、科研背景或专业技术背景。二、申报程序和办法(一)学校自评。根据《关于启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遴选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64号)要求,各校应本着实事求是、严格公平的原则,依据特色专业的申报条件和评估标准(见附件1),先行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择优上报,于2008年6月10日前将申报材料报我委高等教育处。(二)申报材料。申报特色专业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见附件2);2.相关书面材料(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有关证明材料等);3.介绍专业情况的视频材料(15分钟);4.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表(见附件3);5.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联系人信息表(见附件4);任务书、相关材料、视频材料等要做到内容精炼、真实可靠,如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即取消申报资格。(三)申报材料的提交方式1.任务书双面印制1份,装订整齐(要求单独装订,不要和其他材料装订在一起);2.相关书面材料1套,申报书电子版、相关书面材料的电子文档、视频材料制作成VCD光盘1张。3.专业申报汇总表1份(包括Excel格式的电子文档,其文件名为:××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汇总表。各高校于2008年6月10日前登陆http://gjgl.cqupt.edu.cn,上传申报书等相关材料以便于专家查阅、评审。申报评审系统技术人员及电话:代劲(重庆邮电大学)62460703。Email:daijin@cqupt.edu.cn。申报材料一律不退还,请自行做好备份工作。(四)申报名额根据各校现有专业设置数量及学科情况,我委确定了高校推荐特色专业限额(见附件5),各校应严格按规定的推荐名额申报,超过的将不予受理。三、专家推荐根据各校申报实际情况遴选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由各学校推荐(见附件6)。各本科院校每校推荐5名专家。我们将在各校推荐的基础上遴选专家。具体聘请的专家名单和评审安排另行通知。四、评审程序(一)由市教委组织专家组通过网上评阅、学校现场答辩(评选过程中如需要实地考察的,届时再通知相关学校)、专家集中评议、公示等程序评选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专家评选和考察时间初步定于6月15日左右。(二)专家评选推荐出的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市教委审定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命名为高等学校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五、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推荐在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评选的基础上,我们将择优推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推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高校,我委将电话通知高校按照教育部教高司函〔2008〕82号文件的要求填报相关材料。各高校要按照2008年度的规划名额,认真做好2008年度“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推荐工作。已遴选为第一、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的专业点不再作为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重复支持。六、其它各学校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映专业建设情况,不弄虚作假,对专业建设的真实性负责。评审专家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