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摘要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中小型企业由于经营活动单一、规模小、资金薄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差,所以内部控制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当前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会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企业文化落后,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等诸多问题。致使中小企业管理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并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解决中小企业内控问题的关键。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组织结构,形成纵横联系的分工、协调、制约和监督机制。这样必然会堵塞漏洞,强化管理,减少违法违纪现象,防止贪污盗窃行为和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必然会使企业走上持续、高效的发展之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是复杂多样的,无论何种组织结构,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和进步的生命线,只有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不同问题,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设计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快速地发展。[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成因对策目录1、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1.2内部审计职能弱化1.3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1.4资产安全完整系数低1.5中小企业文化落后,使得与内部控制要求不协调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形成的原因2.1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尚未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相适应2.2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高,市场观念淡薄,经营管理不善2.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短期行为2.4缺乏内部控制约束激励机制2.5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制约了内部控制的降低2.6企业内部控制核算存在问题2.7内部控制资料缺乏准确性3、解决问题的对策3.1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3.2建立健全的资产安全完整维护体系3.3责权利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3.4加强内部审计控制3.5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内部控制制度教育3.6企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并自觉接受监督正文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中小型企业由于经营活动单一、规模小、资金薄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差,所以内部控制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尤为重要。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在公元前36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内部牵制的一些做法,说它充满活力是我国的理论界、实务界都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在西方国家,内部控制经过漫长的发展,业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已主导着国际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然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灵。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究内部控制的对策。1、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内部控制因素。中小型企业经营活动单一,经营规模小,人员配置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做到专业对口、各司其职。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譬如有的中小企业库存材料的采购人、保管人甚至领用人都是同一人。而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靠人情关系混进会计队伍的人员,呆在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上,这些人只凭领导意志办事,法律、准则、制度懂得不多,但却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任人唯亲使得内部控制难以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