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练(一)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a和图b分别示意我国不同地区在2001—2010年和2011—2016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和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图a图b1.2001—2016年,造成东部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是()A.受生育政策刺激,生育率提高B.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到当地上学C.受周期性人口生育高峰的影响D.小学教学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答案B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受教育水平较高,生育率较低。东部地区小学教学基础设施较好,对小学生人数的变化没有直接影响。东部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近年来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到当地上学的人数增多,导致东部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由负转正。2.2001—2016年,东北地区小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反映了该地区劳动力()A.需求规模减小B.受教育水平下降C.短缺情况加剧D.抚养比显著下降答案C2001—2016年,东北地区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为负值,且小学生人数减少较多,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子女随迁到外地上学,导致小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为负值,故2001—2016年,东北地区小学生人数的变化情况反映了该地区劳动力短缺情况加剧。3.2001—2016年,中部地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之差缩小的原因最主要是()A.中部承接产业转移B.中部落户政策放松C.西部产业结构调整D.东北人口迁入中部答案A2001—2016年,随着东部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中部外出务工人员减少,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之差缩小,故原因最主要是中部承接产业转移。天然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在棉花吐絮时纤维就具有天然色彩的新型纺织原料。新疆有最适合天然彩色棉生长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彩色棉生产基地。下图为新疆天然彩色棉的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新疆天然彩色棉()A.空间分布均匀B.集中在盆地南部C.盆地边缘分布稀疏D.多分布在冲积扇上答案D读图可知,新疆天然彩色棉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盆地北部边缘地带河流沿岸的冲积扇上。5.新疆更适合天然彩色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荒漠广阔B.光照充足C.地价低廉D.地广人稀答案B西北地区多干旱,土壤贫瘠,不利于彩色棉种植;新疆光照充足,利于彩色棉有机质的积累,能够提高彩色棉质量;地价低廉、人口稀少不是自然条件。6.和传统长绒棉相比,发展天然彩色棉的优点不包括()A.利于人体健康B.降低加工成本C.减少环境污染D.提供工业原料答案D彩色棉制品可以减少纺织过程中的印染工序,降低加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利于人体健康;传统长绒棉和天然彩色棉都能提供工业原料。绒布冰川位于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分冰川表面覆盖着由岩石碎屑等杂质组成的表碛,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和寒冻风化、块体运动等作用下直接落于冰川表面的碎屑物。一般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观测发现表碛厚度会影响冰川融化速度。受亚洲季风影响,2005年6月,在绒布冰川新降雪中检测到了有机氯农药。下图示意某时间段绒布冰川消融量随正积温、表碛厚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7.推测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A.塔里木盆地B.南亚C.欧洲D.东亚答案B结合材料信息,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受南亚夏季风影响,结合绒布冰川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新降雪中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南亚。8.随表碛厚度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是()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读图可知,第一幅图是表碛厚度为0.1cm时的冰雪消融量,随正积温的增大,融雪量在220~330mm之间;同理可知第二幅图中融雪量在250~400mm之间,第三幅图融雪量在190~330mm之间,因此随表碛厚度的增大,冰川消融量的变化特点是先增大后减小。9.越向冰川下游表碛覆盖越厚,主要原因是越向下游冰川()A.表碛物颗粒越大B.侵蚀能力越强C.融化越多D.完全融化答案C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表碛来源于冰川表层融化后出露的内碛碎屑物。伴随冰川下游海拔越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