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第33页《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2、使学生会应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在经历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例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圆锥体,圆柱体,课件。水,米、实验报告单、学习单。1、多媒体课件。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共六套,水,实验报告单;学习单。教学方法:实验法—交流—发现—结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情景引发猜想屏幕呈现出动画情境(伴图配音)。酷热的夏天,东东和燕燕去“广场超市”的冷饮专柜买冰淇淋,圆锥形的冰淇淋标价是0.8元,圆柱形的标价2元。于是,他们两个为买哪一种形状的冰淇淋争执起来。同学们,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到底买哪种形状的冰淇淋更合算吗?(图中圆柱形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的。)(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想,有说买圆锥形的,有说买圆柱形的)教师:学完今天的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正确解决了!引入课题。2、圆锥实物揭示课题①教师出示一筒米,师:将这筒米倒在课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猜想后教师演示)②师:在这堂课上,你希望学到哪些知识呢?(生自主回答,确立学习目标)③揭题:圆锥的体积,板书(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直观引入直觉猜想(1)教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展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2)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生说可能的情况)②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等底等高”一词的?说说你的看法。师总结:“等底等高”,让学生体验圆锥与圆柱是等底等高的。(用实物演示给生看)2、实验探索发现规律(1)小组准备材料学生分6组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其中4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水、、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另外2个小组的实验材料:水、,等底不等高和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形和圆锥形容器各一个)(2)小组合作实验,每人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方法发现结果第一次实验第二次实验发现:同学们讨论自己的发现(3)汇报结果,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报告单。(4)组际交流,得出结论:结论1: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结论2: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实验报告单姓名——实验器沙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材实验过在空圆柱里装满沙子倒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程入空圆锥里,()倒入空圆柱里,次正好倒完。()次正好装满。结论圆柱的体积是和它(圆锥的体积是和它())圆锥体积的()倍。的圆柱的体积的()。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5)参与处理信息。围绕三分之一或3倍关系的情况讨论:师:我们先来看得出三分之一或3倍关系的这几个小组;请小组代表说说他们是怎样通过实验得出这一结论的?(请他们拿出实验用的器材,自己比划、验证这个结论。突出他们小组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师:总结以上各个小组的看法,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师总结并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3、启发引导推导公式师:对于同学们得出的结论,你能否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呢?引导生:因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所以我们可以用1/3sh表示圆锥的体积。师:其他同学呢?你们认为这个同学的方法可以吗?师:那我们就用1/3sh表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V=1/3sh师:(1)这里Sh表示什么?为什么要乘1/3?(2)要求圆锥体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生回答,师做总结4、简单应用尝试解答例3:(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工地上有一堆沙子,近似于一个圆锥(如下图)。这堆沙子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5t,这堆沙子大约重多少吨?15.4m(生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运用拓展1、试一试2、开放性练习(四)整理归纳,回顾体验1、上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