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1、关于休克的概念,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由强烈致病因素引起B.总血管容积急剧减少C.微循环灌流严重障碍D.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正确答案:B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2、休克发生的本质是()。A.过敏反应B.严重创伤C.心力衰竭D.急性循环衰竭正确答案:D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其本质就是急性循环衰竭。3、下列()因素不是导致休克的病因。A.大面积烧伤B.严重败血症C.严重精神病D.分娩大出血正确答案:C解析:大面积烧伤、严重败血症、分娩大出血都是导致休克的常见病因。一般情况下,严重精神病不会导致休克的发生。4、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不包括()。A.严重车祸创伤B.血容量减少C.心泵功能障碍D.血管容积增加正确答案:A解析:常把血容量减少、血管容积增加、心泵功能障碍这三个环节称为休克的始动环节。而严重车祸创伤只是引起休克的病因。5、通常成年人急性失血量大于全血量的()%时即可引起休克。A.10B.20C.30D.50正确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程度与体液丢失的比例与速度密切相关,通常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完全代偿。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以上(超过1000ml),即可引起休克。6、以下()情况早期往往不引起心源性休克。A.大面积心肌梗死B.充血性心力衰竭C.心包压塞D.严重心律失常正确答案:B解析: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包压塞、严重心律失常都可导致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7、低动力型休克的基本特征是()。A.动脉血压不降低B.外周阻力降低C.心输出量降低D.尿量增多正确答案:C解析:低动力型休克的主要特点是外周阻力增高、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8、高动力型休克主要见于()。A.失血性休克早期B.失血性休克晚期C.感染性休克早期D.感染性休克晚期正确答案:C解析:高动力型休克常见于感染性休克早期,随病情发展可转为低动力型休克。9、微循环中主要用于物质交换的是()。A.微动脉B.直捷通路C.动-静脉短路D.真毛细血管网正确答案:D解析:真毛细血管网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10、微循环中平时关闭或很少开放的结构是()。A.微动脉B.直捷通路C.动-静脉短路D.微静脉正确答案:C解析:动-静脉短路通常处于关闭或交替开放状态。11、关于休克早期的发生机制,错误的说法是()。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C.血栓素A2和白三烯类等缩血管物质增加D.白细胞粘附、血液浓缩正确答案:D解析:休克早期特点是以微循环前阻力血管收缩为主。机制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释放血栓素A2和白三烯类等缩血管物质有关。12、下列()不是休克早期的主要表现。A.脉压差增大B.面色苍白C.四肢冰凉D.尿量减少正确答案:A解析: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尿量减少等都是休克早期的常见表现。但脉压差是减小的。13、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A.多灌多流B.多灌少流C.少灌少流D.不灌不流正确答案:C解析: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特点是少灌少流,且灌<流。14、用于解释休克发生机制的“微循环学说”是谁最早提出的()。A.LeDranB.CrileC.LilleheiD.Warren正确答案:C解析: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医生Lillehei等提出了微循环障碍学说。15、一个完整的微循环单位包括()个部分。A.3B.5C.7D.10正确答案:C16、微循环血管的直径大概是()。A.>1mmB.>100μmC.<10μmD.<100μm正确答案:D解析:微循环血管直径通常小于100μm。二、判断题1、微循环的真毛细血管网中血流速度最快。()正确答案:×解析:由于真毛细血管网主要用于物质交换,所以血流速度通常比较慢。2、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所导致的微循环障碍是大多数休克发生的共同基础。()正确答案:√3、非心肌源性病因不会引起心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