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课)课程编号:N062002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学分:3.5总学时:56其中理论学时:56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一)教学目标1.理论方面(1)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2)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市场价格理论(3)熟练掌握和应用弹性原理(4)理解消费者均衡的含义与条件(5)领会生产理论、成本理论(6)理解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理论(7)了解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8)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9)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0)理解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11)理解IS—LM模型(12)领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特征、种类及其手段2.实践方面(1)能够对一个企业的决策如价格决策、产量决策作出解释(2)能够解释一些经济现象如:“薄利多销”、“规模受益”等(3)能够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是一个开放的、统一的、竞争的市场(4)能够对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作出理论上的解释(5)能够分析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实践的影响(6)能够根据政府的政策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或者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推断政府可能采取的经济政策。(二)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说:1.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先进性,要求学生结合实例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2.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和经济方面的报刊杂志,使其更多地了解基本经济理论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提倡学生独立地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增强学生自身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经济问题的敏感性。3.要求学生注重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4.要重视图示工具的运用,并适当运用数学工具。该课程为考试课程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课实验上机第一章导论4第二章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分析6第三章效用理论4第四章生产理论4第五章成本理论4第六章市场结构理论4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4第八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2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3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3第十一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5第十二章稳定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第十三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2第十四章经济波动中的失业与通货膨胀4第十五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复习、答疑2总计56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学习目标:1、理解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2、掌握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3、领会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4、了解各种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的方式;5、掌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6、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7、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之间的差异;8、了解经济学的表述方法。考核知识点:1.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3.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5.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内容与结构:§1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学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主要成分。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经济学的定义;机会成本的概念。经济体制的定义与分类;资源使用的效率§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3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