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一、教材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金属单质铁的一些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是对铁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开展,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金属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学习金属化合物是学生认知结构开展的需要。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尤其是铁盐转化为亚铁盐更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学会运用氧化反响原理解决问题的根本,同时对氧化复原反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学生对Fe3+的检验有了实践上的认知,在此根底上通过交流、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对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原理:氧化复原反响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生活中“缺铁性贫血”的现象书本知识实验探究生活回归,引导学生通过理性的分析问题、推测问题、自主设计、小组合作、动手体验,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对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三.重点、难点〔一〕知识与技能教学重点:Fe3+的检验,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1.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2.实验方案的设计。〔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氧化复原反响原理进行实验探究,讨论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与药品。五.教学方法:提问引导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或许有这样的经历,久蹲站立后会感觉头晕,大家都知道这是贫血的病症,其中有一种叫做缺铁性贫血,你知道缺铁性贫血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人们平时食用了含有各种微量元素的食物后,其中铁元素只有以Fe2+的形式才能够被人体直接吸收,以补充人体对铁的需要,然而天然食品含有的大多是Fe3+,如果Fe3+没有较好地转化为人体易于吸收的Fe2+,就很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那么Fe3+如何转化为Fe2+并被人体较好的吸收呢?通过这节课,我们大家共同学习**,重点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板书】**【提出问题】究竟**之间有何区别呢?【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台上放置的一瓶FeSO4溶液和一瓶FeCl3溶液的颜色。【学生答复】FeSO4溶液的颜色是浅绿色;FeCl3溶液的颜色是棕黄色。【教师讲述】对于像大家刚刚观察的浓度较高的单一溶液,可以直接观察颜色区分。【提出问题】如果溶液的浓度较稀,颜色区分不明显,或者对于混合溶液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呢?【教师讲述】教材上为我们介绍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现象明显的好方法———滴加KSCN溶液。【学生实验】取两只试管,分别参加少量的FeSO4溶液和FeCl3溶液,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学生答复】FeSO4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的现象;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红色。【教师总结】像FeCl3等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就会变成红色,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现象来检验Fe3+的存在。【板书】一、Fe3+的检验:滴加KSCN溶液Fe3++3SCN—==Fe(SCN)3〔红色〕【过渡】下面我们以此为根底来讨论你们刚刚实验的两只试管中主要溶质的相互转化,即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板书】二、Fe2+和Fe3+的转化【提出问题】使Fe2+Fe3+需要参加什么性的物质才能实现?使Fe3+Fe2+需要参加什么性的物质得以实现?为什么?【学生答复】从Fe2+Fe3+需参加氧化性的物质即氧化剂;从Fe3+Fe2+需要参加复原性的物质即复原剂。【板书】Fe2+氧化剂Fe3+;Fe3+复原剂Fe2+【提出问题】根据第二章学习的内容: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来判断实验提供的药品:氯水、双氧水、铁粉、锌粉、高锰酸钾溶液、铜丝、稀硫酸、稀硝酸等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复原剂?【追问】1、在滴加过KSCN含有Fe2+的溶液中继续参加氧化剂,推测会有什么现象?2、在滴加过KSCN含有Fe3+的溶液中继续参加复原剂,推测会有何现象?【教师讲述】大家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