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口头作文课程VIP免费

口头作文课程_第1页
1/8
口头作文课程_第2页
2/8
口头作文课程_第3页
3/8
口头作文课程(低段)探索与实践主讲:倪颖娟(紫藤物语)整理:一抹轻风各位新教育老师: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低段口头作文的探索与实践。坦诚说,我正式把口头作文当成课程去有意识地开展,而且是在低年级,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很多想法、做法,都不太成熟,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今天晒晒我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外要说明一点的,就是写这份分享材料时,我反复对自己说,不要有论文的感觉,不要用华丽的辞藻,不引经论典、故弄玄虚,我尽量用最朴素的语言和大家交流,就像我们面对面说话一样。因为是网络交流,我觉得最直白最通俗的的话语,才能让大家更快更好地理解。更何况,关于口头作文的重要性,我们大家差不多已经达成了共识,真的是非常重要,真的是非常有必要开展。我们更多的困惑是如何开展。大家可以循着我的经历,找到适合你的最佳路径。我今天的交流分享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和大家聊聊启动口头作文课程的机缘。第二大部分是和大家说说我开展口头作文课程的班级背景。第三大部分分版块说说启动低段口头作文课程以来自己的且行且思。估计很多老师都在尝试,或许你能从我的起步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许和我的起步比较后,你会发现你现在做的远远高于我当初的起点,你一定会更有信心做好。(一)早年在低段有过简单尝试。我工作前八年,一直带高段学生,那时,我还没真正接触新教育儿童课程。被“写作”这个老大难问题困扰的我,一直认为,那些写作困难的孩子,在低年级错过了最佳的语言发展期,所以进入高年级后,习作水平进步缓慢。当终于在06年有机会第一次带一年级,我就想,我不能等孩子学会了写字,再学习如何表达啊,我决定从一年级起就“练练手”。当时想到的,就是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来弥补遗憾。让孩子们精心准备了一个本子,每天想说什么就先画下来,然后再口述,由父母记录在孩子的画旁边。07年参加亲近母语活动,喜欢上了绘本,于是买回一大撂绘本,开始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完了,就让孩子们回去把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再由父母记录下来,有时也让孩子编编故事之类的。因为那时起步作文都是从三年级开始,低年级教材里重点强调的是口语交际所以也没有人特别强调我们在低年级要围绕“习作”开展什么,我在带着孩子做这些的时候,显得很自由很随意,没有具体内容要求、没有篇幅字数要求,一句话几句话都可以,内容很简单、形式很单一,且在时间安排上也是很随意的一种尝试。可能没有任何压力,加上我只表扬,不批评,很多孩子喜欢,有几个孩子,甚至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天天画,天天说。又接了新一年级。尝到“绘画日记”甜头的我如法炮制,依旧带着孩子乐此不疲地进行。因为从第一个一年级受到启发,我感到孩子的潜力还是蛮大的,所以,我加快了引领的速度,一年级第二个学期,我们就进入了“口头日记”的状态,而不再局限于用一句话几句话去描述了。孩子们口头日记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平时触手可及触目可望的一些小动物啊、小昆虫啊、花花草草啊、水果蔬菜啊、发生在孩子自己身边的一些故事啊,听到的、想到的,甚至开心不开心的心情啊,总之在这些口头日记里,可以读到孩子们童年里精彩的世界。然后每天我会坚持批阅、评价、鼓励。口头日记对孩子来说并不难,就是说自己想说的话,没有文字书写的要求和压力,孩子会更容易接受。9月接触新教育儿童课程后,结合读写绘课程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或是复述,或者仿编、续编、创编故事。两年下来,每个孩子都积攒了厚厚一叠读写绘作品。但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后,看孩子们差不多基本都能自己写字了,就停下来了让孩子们回到“自己动笔写”这种似乎很常规的做法上来。尽管带孩子们完成一轮小学六年大循环,后来也加入新教育实验,深度卷入新教育儿童课程、完美教室构建,在新教育“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个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带着孩子们在写作上也小有突破,甚至把很多优秀的童书,如《火鞋与风鞋》、《黄书包》、《特别的女生萨哈拉》等作为第二套写作教学大纲,引领孩子们进入有点疯狂的写作状态,有孩子迷上了创作小说诗歌,很多孩子到了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口头作文课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