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一、填空1、《出师表》作者是________(时代)政治家________(姓名)。“表”是古代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________(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_______(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4、作者在文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5、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7、文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9、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10、“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11、在《出师表》中作者揭示后汉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12、在《出师表》中,最能表达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词义(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2)臣本布衣。古义: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今义:(4)由是感激。古义:今义:(5)开张圣听古义:今义:(6)临表涕零古义:今义:(7)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今义:(8)兵甲已足古义:今义:三、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通,2、欲信大义于天下通,3、尔来二十有一年通,4、故不错意也通,四.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1、中道崩殂()2、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3、追先帝之殊遇()4、陟罚臧否(陟,。臧,。否,。)5、此皆良实()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7、简拔以遗陛下()8、躬耕于南阳()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10、夙夜忧叹()11、悉以咨之()12、猥自枉屈(辱,这里是的意思)13、深入不毛(,这里是动词长庄稼)14、庶竭驽钝()15、斟酌损益(损,。益,)16、责攸之、袆、允等之慢()17、愿陛下亲之信之()()18、以彰其咎()()19、咨诹善道()20、察纳雅言()21、妄自菲薄()22、引喻失义()23、裨补阙漏()五.一词多义:益:有所广益()斟酌损益()能:先帝称之曰能()必能使行阵和睦()效: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行:性行淑均()使行阵和睦()为:俱为一体()举宠为督()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遗:以光先帝遗德()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道:中道崩殂()咨诹善道()六.重点语句翻译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七、回答问题1、诸葛亮回顾先帝“三顾茅庐”和“临崩寄大事”的目的是什么?2、用“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对比说明什么道理?3、《隆中对》和《出师表》中各自刻画出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4、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什么?八、标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