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进一步启动民间投资促进甘肃省经济增长中国统计信息网2003.11.2708:31:322002年,在甘肃省GDP总额中,公有经济占74.12%,而活跃的非公经济仅占25.88%,大大低于沿海省份。从投资看,依然以国有经济投资为主,占到65.77%,而民间投资(即集体投资和个体私营投资)仅占15.17%。在西部大开发蓬勃兴起的经济建设中,各项事业均等待着开发,社会建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建设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启动民间投资就更加迫切。截止9月底,甘肃省城乡居民拥有1184.73亿储蓄存款(其中定期存款801.5亿),成为数额巨大的“笼中之虎”。如何让酣睡着的“笼中之虎”醒来,成为活跃的经济成份,成为现今值得分析的话题。一、积极启动民间投资对甘肃省经济的影响1、民间投资将有力地拉动甘肃省经济增长2002年,甘肃省GDP增长9.4%,其中投资拉动GDP增长4.77个百分点,消费拉动4.82个百分点,出口拉动-0.1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甘肃省的经济增长是靠投资和消费拉动的。对于消费,国家已采取降息、增收、治理消费环境等多种措施来刺激,但受到收入等多方限制,增长幅度并不大。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甘肃省投资增长空间较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二重性特征,一方面,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力和物力,从GDP的使用角度看,对于实现扩大内需,拉动GDP的有效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每一轮投资所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都会推动着整个经济的不断发展。据初步测算,仅20%的最高收入户拥有的670亿元居民定期存款所带来的投资,将带动GDP增长5.51个百分点。2、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由于民间投资介入的领域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在增加就业方面,民营经济具有其独特的优势。2002年甘肃省城镇国有单位从业人员为161.23万人,比1995年的210.79万人减少49.59万,而城镇私营企业及个体劳动者就业人数从1995年的23.66万人增长至130.88万人,增长了4.5倍,已成为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3、民间投资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2002年,甘肃省城市化水平仅达到25.9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14个百分点。目前,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已成为制约甘肃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工业化极大地促进城市化进程,而民间投资的大力发展,必将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带动一批小城镇的崛起。民间投资还可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的建设,有效地缓解政府资金紧缺的矛盾,为推进城市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4、民间投资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在甘肃省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使民间资本逐步进入国民经济的各个竞争领域,使有限的国有资源得到有效和集中的配置。让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收购、承包、买断、租赁和重组的过程,推进甘肃省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二、影响民间资本转化为投资的因素截止9月份,甘肃省共有居民定期储蓄存款801.5亿元,其中的83.6%为20%的最高收入户所拥有,即这20%的最高收入户拥有670亿元的民间资本,80%的居民拥有131.5亿元民间资本。我们认为,80%的居民拥有的131.5亿元资金主要是为了预防养老、看病、孩子上学、购房、购买大件耐用品等必须支出的项目所进行的储蓄,且由于数额较小,拥有者分散,一般不会用于投资;而20%的居民拥有的670亿元资金则相对集中,且数额较大,由于拥有这部分存款的居民为20%的最高收入户,其一般的消费性支出已经基本饱和,手头拥有的储蓄性存款为闲置的资金,如果有宽松的环境和好的项目,这部分资金将流向市场进行投资。那么是什么制约了670亿元的民间资本投向市场?1、市场准入制度制约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对民间投资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有些政策不完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