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入小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准备的工作1、学习时间不一样幼儿园每天上午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其它穿插游戏,劳动,生活时间,小学每天有5~6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5倍,这是个很大的变化,婷爸认为很多孩子在这点上有所抵触2、生活制度不一样幼儿园强调一日活动的五交替,所以,活动动静、强弱得当,适合孩子的特点。小学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据婷爸所知,每天一小时的大课间也才刚刚开始实施,而只有这些时候,才能让孩子动起来,所以,孩子一开始无法适应,自然就会坐不住3、(英语不过关!3写不出来了)活动形式不一样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活动,强调孩子的动手操作,在做做、玩玩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而小学有严格的大纲,教师要按教育计划严格实施,所以,以听和写为主,孩子就会觉得小学不如幼儿园,没有玩具,没有游戏,不好玩,所以上课吵吵着要回幼儿园的就不奇怪了,呵呵。婷爸每年都有不少这样的事例遇到4、师生关系不一样幼儿园里每个班级搭配两个老师,可以说是寸步不离。可是在小学中,每节课都有课任教师,而且,有很多时间,教师是不在教室的,因此碰到了问题怎么办?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怎么办?这都得孩子自己去面对,去处理,不少孩子就茫然了5、要求不一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只要孩子吃饭、玩好,长得白白胖胖就满足了,当然这是少数。但一旦到了小学,父母常会提出,作业要写好,考试要优秀等要求,孩子就会觉得爸爸妈妈以前很关心我,现在这样要求,那样要求,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因此,情绪受到影响另外,幼儿园的孩子每天是空手入园,空手离园,无作业,无负担。而小学生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孩子也会不适应,哦,说错了,婷爸忘记了一年级是不留书面作业的,但没有书面作业并不等于没有阅读、想象等其它形式的作业啊,呵呵。应该说,约有60%的学生能在开学一个月左右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明确表明喜欢上学,而其余的40%则存在不同的问题,有的孩子说:在幼儿园里可以玩很多游戏,可有意思拉,我喜欢幼儿园。有的孩子说:学校里的小朋友我都不认识,我想跟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在一起。因此,刚入学的孩子,上课坐不住,爱说爱动,体重减轻,郁郁寡欢,太正常了。只不过,一年级的老师可要辛苦了。其实啊,这些并不仅仅是小学教师面对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家长要重视的,来协同处理的。因此幼小衔接,成了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怎样才算幼小衔接好了呢?婷爸认为偶们要做好如下三个准备。一、做好入学前的社会适应准备1、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知道:不是爸爸妈妈让我做这件事,而是我长大了,我应该做这些事。从而树立任务意识。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上小学的孩子,成人关注、照顾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孩子自己照料自己,树立规则和安全意识。如果家长平时带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树立榜样,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种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下楼梯靠右行,玩运动器械要轮流等,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提高遵守规则的能力。3、营造良好的入学氛围。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上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情境,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或者“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4、激发正确的入学动机。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感染孩子,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小学及小学生的生活,不能用上学来恐吓孩子,如“你玩呀,等到上小学就玩不成了!”“你开心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等上小学给你上紧箍咒”,以免孩子因态度和情感问题产生入学障碍,从而产生冷漠、紧张、惧怕等消极态度。家长也不能光以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等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