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都双语学校高效课堂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什字中学杜浩对铜都双语学校的高效课堂开展以及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听课、参观。听取了备课会,几天下来,感觉到的不是寒冷,而是校园里、课堂上学生们、老师们如潮般的热情。从铜都双语学校的课堂改革,以及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几年来的坚持,已经初见成效。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创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发展;大力开展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我在铜都双语学校得到的最深的感受。接下来我把这次培训的所看、所闻、所想给大家谈一下,希望能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示,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感受。一、动静结合的高效课堂。我这次主要听取和参与的是九年级的课程,教师简述学习目标后学生安静、迅速地进行自学,其间,只听见轻微“哗哗”的翻书声、“沙沙”的书写声。教师在教室里巡视、低声辅导,脚步很轻,几乎没有声音。教室里十几位听课的老师不停的观察、拍照,可是没有一名学生因为我们的到来而抬头观望,中断自研。那种安静、自觉我们自叹不如。过了一段时间,在导生的指导语下,学生们迅速进入下一环节“合作探究”。2人对学交流,5人一组,10人共同体展开交流。他们的“合作探究”环节不是演示、不是虚假、不是趁机说话,而是讨论疑难问题,讨论如何展示。气氛很热烈,每个人参与课堂的欲望极其强烈。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没有虚情假意、矫揉造作。这期间老师的一句话能让沸腾的教室安静如海,也能让无声的课堂顿时再度沸腾。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又给他们充分交流和表达观点的空间,这这样的动和静看则简单,但实际我们课改中企及的高度,怎样让课堂收放自如,有章有序,相信是我们共同需思考的问题。二、课堂教学:探究学习的模式。走进铜都双语学校的课堂时,我感到很震惊,这种象菜市场一样混乱的课堂我是第一次经历。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而且可以随意到任何一个班去,老师讲得很少很少,只是偶尔的给予点评,对各组的表现稍稍点评一下,鼓励一句。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在展示环节中,几乎全部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是学习的主体”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课本剧、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座,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真是难以置信。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铜都双语学校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教室内无讲台,无讲桌,前后两面是黑板,学生的课桌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面对面的“方阵式”的摆放,基本上是每个班分为四个小组,而且教室里的每一个空间都是流动的,可以根据近期工作安排以及教学内容需要随时更换。我们一行十来人进入六年级一班的语文课堂,没有一名学生因我们的介入而东张西望,那种安静让我们自叹不如。学生在课堂中活动很充分,他们2人结对,5人帮扶,10人展示,小组长能够很好的组织好本组成员的学习,完成导学案的任务,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很自信,利索,大方,有礼貌,每个人参与课堂的欲望及其强烈。这样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有效做到生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一切看起来活而不乱。通过细细观察以及和导师的交谈方才明白规则、规范、规程这“三规”的重要性。学生对每一环节,每一过程都熟练掌握,这样在流程上就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更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才会有更多的生成。要通过规范流程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学生有了能力,其余就会迎刃而解。三、反思进步教学反思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