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税收:方位、方法、前沿VIP免费

税收:方位、方法、前沿_第1页
1/16
税收:方位、方法、前沿_第2页
2/16
税收:方位、方法、前沿_第3页
3/16
第19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9页共16页税收学:方位与发展——关于拓展我国税收理论研究领域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李青云【关键词】税收学方位拓展研究领域【内容提要】税收是蕴含多学科属性的复杂活动,从单一角度对税收进行分析不足以把握税收的全貌。本文通过税收学在西方经济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的方位问题的探讨,对税收学的研究角度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进一步提出:当前西方经济学下的税收学研究还存在微观基础不充分的问题,同时税收学的跨学科研究仍需加强。因此,本文认为在继续关注当前研究热点的前提下,税收理论研究还应当向企业税收学、税收法律运行及税收伦理学等研究领域拓展。在本文展开论述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年轻人在傍晚时分驾驶一辆仅有一个空座的汽车经过一个乡村路口。路口有三个人意欲搭车进城,一个是要进城治病的老人,一个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另一个则是自己的意中人。年轻人面临着一个困难,他到底应该选择哪个人上车?这是个与“萨特困局”类似的难题,无论如何选择都意味着要牺牲另外两种同样正当的效用,最优选择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年轻人最后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让自己的恩人驾车带着病人进城,自己则留下来陪伴意中人。难题就此出现了戏剧性变化,年轻人由车内跳出车外就顺利实现了三个方面的效用。初看来,这不过是个简单的位置变化,细想来,换位的背后却隐藏着并不简单的分析过程:首先,这个年轻人要对自己的价值取向有清晰的认识,自己想做什么;其次要跳出问题,站在问题之外才能看清整个局势,自己能做什么;最后从全局考虑,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受此启发,笔者对自身税收理论的学习进行了反思:学习税收已有数年,但时常有身陷“车”中之感:在经济学框架下探讨税收学,是否还有新的研究角度?如果跳出经济学,税收学又处于什么方位?在此,笔者将对税收学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方位进行探讨,以期找出新的理论切入点,从而对税收学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第20页共16页第19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0页共16页一、税收学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方位(一)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税收学在现代经济中,税收体现为货币资金从纳税人向政府的单向流动,本质上是一种纳税人与政府间的资源配置活动。因此,税收首先应被归属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那么,在经济学中到底该如何看待税收?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税收学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方位进行探讨。1、传统主流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税收学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微观主体依据价格信号独立做出决策,并通过价格对这些决策进行协调,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价格是市场经济的调节者,价格的协调作用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关键。这是西方经济学家秉承的基本思想,正是依据这一思想,西方经济学从家政学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理论等等在内的庞大理论体系。显然,这是一个以价格理论为核心,以价格分析为主线的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多处存在着税收的身影,比如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税收与产品价格,税收与消费者行为等等。但税收最显著的位置是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中:税收作为政府的有力工具被视为财政政策的中坚之一,被用于实现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宏观目标。在这个理论体系中,税收更多的是以政府的、宏观的形象出现,税收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政府税收学。税收虽然表现为货币资金从纳税人到政府的单向流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是惟一的主动主体,纳税人也并非简单被动接受征税行为。从经济效应角度看,税收的经济效应是直接在纳税人一方体现的,只有从纳税人角度展开分析,才能真正把握税收的经济效应。由于个人纳税人的税收经济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企业的运行过程,纳税人的税收经济效应又集中地体现在企业纳税人身上,因此第21页共16页第20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税收:方位、方法、前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