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理论教案教学主题:体操的概念及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体操的相关内容,为上好实践课做好准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体操运动充满期待,激发学生认真、积极、主动地去迎接体操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体操概念的理解和体操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不同体操内容的理解。学习要求:精神饱满、积极思维、认真讨论。序号12★总时间主要内容点名、启发式提问体操的概念及内容机动:课堂常规教学方式讲授讲授、提问讲授5905100时间(分)课堂提问及讨论的问题:课后作业:1、体操一词的来源及其概念?2、体操包括哪些内容?课后小结教学做内容备注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体操,同学们可能或多或少对这项运动有所了解,今天,我想让大家全面准确地了解这项运动,希望大家认真听课。从中受益。第一节体操的概念体操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为裸体,古希腊人崇尚裸体运动。他们把锻炼身体的一切活动,诸如跑、跳、投掷、攀登、摔跤、舞蹈、骑马、军事游戏等统称为体操。古希腊传统的“体操”同现代的“体育”在概念上极其相近,在漫长的时间内,“体操”与“体育"的涵义相同.体操从产生起,就作为“体育"的总概念,并沿用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后经过演变才成为现代的体操.直到20世纪初,体操才从原来的作为“体育"的总概念中演变为现代的体操。“体操”一词是在洋务运动后期传入中国并开始使用,至五四运动前,“体操”实际上是体育的代名词.直到“戊戌变法”,“体操"一词才较为普遍地使用开来。从中西方体育概念发展来看,体操曾经承担过体育的总概念,后来外延缩小内涵丰富演变成一个运动项目,正由于体操的概念与特征的模糊性而导致与其它项目的界限难辨。一、体操概念演变情况(1)公元前5世纪健身练习手段称为体操。(2)17—18世纪中后期健身练习手段称为体操.(3)18世纪末(德国、古茨穆茨)运动项目称为体操。(4)19世纪(瑞典、丹麦、捷克)体育等同于体操(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5)20世纪初体操和体育概念分开,体操概念相对独立,出现现代体操(6)20世纪中期竞技体操、基本体操统称为体操(7)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体操是徒手或借助于器械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一类体育项目.二、体操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操的内涵在不断的变化,其特征表现为愈来愈两极分化,一类沿着竞技体操的方向发展,另一类朝着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各种非竞技性体操的方向发展.作为体育文化的载体——体操运动同样肩负着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齐头并进的战略目标。在提高运动技术水采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概念。平、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的任务中,我国的竞技体操多年来一直在国际体坛处于领先地位,并多次在世界体操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是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一个优势项目。然而,在完成全民健身计划任务中,体操的功效和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认识,50年代在学校和厂矿企业掀起的全国性的体操锻炼热潮已经不复存在,体操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被严重曲解,一些人甚至认为体操是危险的项目,一提到器械体操就与竞技体操相提并论,部分学校甚至拆除了单杠和双杠等器械,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体操内容几乎成了摆设,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对体操的概念和内涵理解不清造成的。现代体操的概念是什么呢?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成套动作,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表现人的控制能力,并具有一定艺术要求的体育项目。体操是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体操在大众健身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对人的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与功效非常明显.三、对体操概念的理解对体操概念不同内涵的理解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竞技层面上的体操,即竞技体操,是人们口头交流时的习惯用语,至今仍是一种被人认可的表达.体操作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是我国竞技体育争牌夺冠的拳头项目,多年来,我国的竞技体操一直在国际体坛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国家集训队、省市优秀体操队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