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机制为使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发挥其评价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诚信度,我们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支撑保障本系。一、完善机构建设,形成组织保障机制1、成立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校长、副校长、各处室主任、副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主要职责:①组织培训和宣传工作;②负责领导和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③负责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相关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④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及时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效果进行监控,表彰先进,惩戒违规违纪人员;⑤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2、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办公室(实施小组)组成人员:主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①负责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完善与管理;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工作;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⑥初步审订评价结果,协调评价过程的相关工作。二、具体分工:陈建新(主管副校长):具体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评价工作。何日飞(教导主任):负责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班主任评价手册中的监督管理、培训指导、检查评比、总结反馈,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张晓枫(音体美教研组长):负责班主任评价手册中的监督管理、培训指导、检查评比、总结反馈,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宋云生(支部委员):负责科任评价手册中的监督管理、培训指导、检查评比、总结反馈,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宋灶纯(少先队辅导员):负责社区服务的组织管理、负责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完善、监督管理、培训指导、检查评比、总结反馈,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宋法德(工会主席):负责模块考试、学分认定赵金亮(教导员):负责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工作;负责班主任教师评价工作的日抽查、周反馈、参与月检查和学期评比工作;负责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宋智林(总务主任):负责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工作;负责科任教师评价工作的日抽查、周反馈、参与月检查和学期评比工作;负责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3、成立年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主要职责:①做好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工作;②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并组织各项目的评价实施;③监督和指导各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④检查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⑤审定上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相关材料。4、成立班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班主任、副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班干部代表、学生代表主要职责:①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和培训;②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指导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③按照评价程序完成各项工作,指导本班学生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成长记录袋》并妥善保管;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⑤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二、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管理保障机制1、建立培训制度(1)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省厅文件、《石羊中心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吃透精神、领会实质,使教师对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细节把握清晰、明了,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要真正树立起对评价工作的责任心,真正意识到做好评价工作是对学生终生负责,才能保证做好评价工作。(2)要利用多种形式,向家长、向学生、向社会宣传国家课程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课程理念,印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向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和实践基地宣传解读,使其熟悉并掌握各项评价体系的操作规程。(3)学校要按照工作安排采取措施,保证每位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评价能力,以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与可信度。2、建立公示制度(1)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并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级界定和结果...